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政治试题
河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12-23 8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②作为人民的理论,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③作为科学的理论,发展了人类社会基本规律
④作为革命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科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对艺术家而言,不管是写字还是雕塑、绘画摄影,如果诚心诚意去创作,到最后就是一张自画像。人家会说,这就是某某人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最后就像自己了。可见(     
①艺术风格受创作者的世界观、个人情感等因素影响
②艺术作品在本质上是艺术家主观世界的直接映象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有自己的风格
④艺术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时间创造无限可能。时间不停地向前这一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有人努力奔跑,用全力以赴的冲刺突破极限;有人砥砺前行,以日复一日的坚守辛勤耕耘。原本匀速流动的时间,正是在生生不息的奋斗中,在昂扬奋发的进取中,确定意义、体现价值,进而定义生命的精彩。人们在奋斗中“定义”时间,这表明(     
①时间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方式
②承认时间规律的客观性是科学利用时间的前提
③时间规律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们对待时间态度的统一性
④时间的流逝是客观的,对时间的把握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中国航天推动构建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的行动声明》提出,中国愿在共商全球治理、促进行动协调、深化项目合作、推动创新发展、共享科学成果、鼓励多元参与、打造合作平台、维护人类安全等八个方面,推动构建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和平利用、造福人类的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助力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该声明(     
①坚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各国在外空领域的关系
②主张在固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③表明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主张要做好量的积累,不断推进事物发生质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5.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这表明(     
①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超越事物发展的规律
②面对挫折与考验,我们要懂得冷静思考、量力而行
③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
④我们要树牢底线思维,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挑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1更新 | 9243次组卷 | 7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南政治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2023年10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一行时指出,中方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合作交流的和平理念,竞争对抗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本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从哲学上看(     
①中美间的竞争以合作为前提,合作寓于竞争之中
②中美双方要在竞争中把握合作,在合作中参与竞争
③中美间的“竞争”是相对的,“合作”是绝对的
④中美双方既竞争又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的变化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与下图漫画《措施更新》(作者:赵玉宝)所蕴含的哲理最符合的选项是(     
A.忽视了矛盾的主要方面B.没有正确解决主要矛盾
C.没有遵循系统的有序性D.忽视了关键部分的作用
2023-12-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8. 《实践论》指出,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这说明(     
①感性认识常常是具体的、表面的,理性认识则是抽象的、深刻的
②感性认识通常较容易获得,理性认识则需要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得到
③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性认识的基础和指导
④理性认识来源于感官,是对感性认识的分析、判断和总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2023年10月10日,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正式发布南海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蓝图。该项目将通过捕捉高能天体中微子来探索极端宇宙,为中国填补该领域的空白,加速构建中国完备的多信使天文网。上述材料表明(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
②科研活动是一个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
③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获得真理性认识是科学研究的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2023年10月1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介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就时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场土地使用制度的重大变革,契合了时代发展,顺应了林农的期盼,奠定了山区林区共同富裕的基础。由此可见(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的状况相适应

④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党员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忘初心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该论述表明(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促进作用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④努力为人民奋斗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M县以古城创建国家SA级景区为引领,谋划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文旅及数字创意产业重点项目。通过设置文旅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近9000万元,一体推进文旅项目建设,突出该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加强文创产品品牌化设计系统性开发。这些举措(     
①发挥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决定作用
②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③延伸文化产业链,有效提升文化附加值
④有助于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和集聚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3. 第133届广交会于2023年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作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广交会,此次展览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设立展位近7万个,线下参展企业约3.5万家。广交会也是不可多得的国际文化交往平台,国内外采购商通过粤剧、古琴、榄雕、通草画等项目感受岭南文化魅力。这表明(       
①广交会交易的是商品,交流的是文化
②文化可以服务社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④商业活动具有促进文化交流传播的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4. 千年陆路湘桂古道作为文化线路遗产,其构成是以沿途保存的遗址或遗存为主要对象。湖南广西相关部门加大古道沿线的文物和遗址保护力度,做好古道文化资源的整合、活化与利用工作。这有利于(     
①促进湘桂文化交融,实现文化的趋同发展
②在求同存异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保护文化传承的载体,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④整合利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5. 2023年10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十周年。如今,我国更加倡议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这一倡议(     
①将统一不同文明之间的价值内涵       
②有利于以文化交流促进文明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包容共存       
④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作为支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2023年11月17日上午,“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在郑州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集合了诸位优秀艺术家的创作精品。展览共设四个展厅,分别以厚重河南文化行、现代河南发展行、大美河南风光行、幸福河南生活行作为主题。文学讴歌伟大创造,美术勾勒时代肖像,书法书写文化记忆,摄影记录今日风貌,民间文艺展现人民智慧,不同艺术门类作品交相辉映,各美其美。这说明(     
A.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反映人民的心声
B.艺术家是文化创造和社会实践的主体
C.艺术家创作的根本目的是讴歌新时代
D.创新文艺表达方式,用科技手段赋予文化时代内涵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次修订行政复议法,明确行政复议原则、职责和保障,完善行政复议范围有关规定,增加行政复议申请便民举措,强化行政复议吸纳和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完善行政复议受理及审理程序,加强行政复议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等。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更好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说明修订行政复议法的合理性。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赓续中华文明,谱写当代华章。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本质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意义。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潮涌钱江喜迎盛会,携手同行共创未来。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拉开大幕。本届亚运会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以水为串联、潮为意向,以良渚之光交映秋分之辉,在展现杭州、浙江地域标识和人文魅力的同时,传递着体育的蓬勃力量和时代的发展强音。水墨入诗画,烟雨染江南。《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在开幕式上动了起来;书法、绘画、点茶、焚香、篆刻、对弈、舞剑、吟诗,彰显“风雅处处是平常”的江南生活关学;AR数字穹顶、3D双威亚、流体计算、“数实融合”的点火方式,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双向奔赴……钱塘江畔,千年文明与现代技术激情碰撞,尽显“中国式浪漫”;中国风范与亚洲风情辉映对话,传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惊艳世界的原因。
2023-12-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带领人民历经艰辛、不懈探索开辟出的新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走出立足中国国情、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新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得益彰……各个领域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创造,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性、开放性和生命力,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努力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充满自信。
(2)习近平主席强调“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的奋斗,离不开精神的支撑。请你结合材料,以“赓续民族精神,矢志团结奋斗”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12-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哲学与文化
2
时事政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单题
20.85意识的内容  意识活动的特征  矛盾的特殊性单题
30.85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单题
40.85联系的客观性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50.8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60.85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单题
70.85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80.94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单题
90.65实践的特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100.8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单题
110.85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单题
120.85文化与经济、政治单题
130.94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文化的功能单题
140.9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文化的载体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单题
150.85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单题
160.85文化创造的主体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单题
二、主观题
170.6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材料分析题
180.6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材料分析题
190.65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2023年杭州亚运会材料分析题
200.65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