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1
河北 高二 阶段练习 2017-10-04 30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印象·刘三姐》,源自于纯正的广西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让我们领略了其故乡农民的质朴与奔放……它们表现的都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回家吃饭》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人们总能从中体味出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
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4.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余光中的这首诗总能让海内外华人动容。这表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D.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AA制植根于西方的文化土壤里,属于典型的西方文化产物。在中国,文化程度高的群众比文化程度低的群众对AA制更易于接受,但是总体上对于AA制的认同度并不高。材料表明( )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D.西方的交往方式优越于我国的交往方式
2016-12-12更新 | 107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红灯、绿灯、警灯,灯灯为令;弯道、坡道、直道,道道小心”“时间要紧,没有安全要紧;金钱再好,不如活着更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2021-05-29更新 | 158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1 2012年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学期联合命题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7.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作为网络用户中最庞大、最活跃的群体,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缺乏辨识能力,容易出现价值迷失、道德滑坡等问题。因此,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难以抹去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其主旨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的产权。下列诗句寓意与世界读书日主旨较为符合的是(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2016-11-26更新 | 45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5月适应性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诗经•小雅•鹤鸣》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B.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兼收并蓄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历史虚无主义”是错误的
2017-02-08更新 | 12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衡阳第二十六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0. 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A.相互尊重、推陈出新
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
C.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022-11-02更新 | 1222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杂技是我国最早面向世界舞台的民间艺术。在杂技艺术家的开拓下,茶、扇、服饰、戏曲、秦俑、中国画等都被纳为杂技创作题材,使杂技有情节、有故事、有人物、知识性、趣味性兼备。观众欣赏杂技,不仅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可以体味到新的时代气息。杂技艺术的发展说明
①面向世界的文化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成就其博大精深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 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②
2017-02-08更新 | 22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白山市友好学校年高三年级12月联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中国谜语大全》上有这样一个益智谜语,“正看八十八,倒看八十八,左看八十八,右看八十八,仔细一端详,好像一朵花”。(打一字,谜底:米)。这充分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日益相互交融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文化影响人们的生产活动
D.拆字法谜语源于人类的智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如今,依托二维码技术,报刊可以将部分稿件由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化为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读者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便能看视频、听音频。这种传播形态的创新()
①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传播
②使纸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③显示出大众传媒沟通和共享的功能
④使纸媒逐渐从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淡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5. 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930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福建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中国有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被开发,否则就容易被破坏,就容易覆盖上厚厚的历史尘埃。但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有文化地开发、有继承地开发,没有文化地开发、没有继承地开发,就是糟蹋。这一观点体现了()
A.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C.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据调查显示,“有点相信”、“很相信”网络算命的中学生,分别达41%和5%。此外,还有11%的中学生表示遇见某些难以决定的事,会以网上算命为决定依据。对于网络算命,正确的认识是
A.它是一种腐朽文化,应该坚决抵制B.它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应该给予包容C.它是一种加以现代包装的落后文化不应提倡D.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应大力提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10-06更新 | 206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2015学年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应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
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③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27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南京、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复杂的变化,既有积极的现象,也有消极的现象。这就要求:(   )
①文化消费者要提高辨别能力                 ②文化经营者要提高职业道德
③国家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④国家要严格控制文化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随着2016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一词红遍了大江南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之所以重视工匠精神是因为()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如切如磋,如啄如磨。”这是《诗经》中雕玉工匠的生动写照。中国自古以来不缺工匠精神,中国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木匠鼻祖鲁班、汉代巧工丁缓等一直都是工匠的杰出代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新出新成果。材料说明了工匠精神(     
A.是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见证
B.是优秀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
D.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具有相对稳定性
2020-03-15更新 | 61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8-10-02更新 | 400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明(
①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是通过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出来的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发展方向
④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6-11-26更新 | 45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龙,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自称是龙的传人。每逢农历“龙”年,普天下炎黄子孙赛龙舟、舞龙阵、唱“龙的传人”,沉醉在“龙”的世界之中。这主要说明
①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民族节日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388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宁波一中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③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中山市提出文化强市的目标,要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实施中山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和实力。这些提法的依据有(     )
①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具有多样性特点        
②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③先进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④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引进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将韩版具备的活力、创造性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该节目之所以火爆,是因为
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承性        
②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以消融文化的多样性 
③民族文化尽管各具特色,但也有共通性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0. 腐朽文化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对待腐朽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A.用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教育B.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C.改造腐朽文化D.提高辨别腐朽文化的能力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清远市于2007年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通过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促进城市软、硬环境建设的共同推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面貌明显变化,社会风气明显改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2014年为冲刺年,进一步巩固、提高已有创建成果,强化创建宣传和创建活动,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举全市之力和全民之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普遍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高尚的道德风气、先进的文化品质、良好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广大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宿感和幸福感,建设城乡居民共享的幸福美丽家园。
从文化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清远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依据。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忆是杭州”是2016年9月4日,在杭州西湖岳湖景区内,为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呈上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这是国内首次在户外的水上舞台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创排历经了一年的时间,1000多名演员一个一个细节抠,一个一个动作改,才最终呈现了这台不可复制的文艺演出。同时体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要求,是在原有《印象西湖》的基础上打造的。整场演出将在室外水上使用全息投影技术,将科技手段和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春江花月夜》,人们来到中国江南的杭州,姑娘们跳起了《采茶舞曲》,传奇爱情故事《梁祝》在耳边缓缓响起。一曲((高山流水》,暗喻千里遇知音,西湖上跳起了《天鹅湖》,奏响了德彪西的《月光》曲,和中国风味的《我和我的祖国》《难忘茉莉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最后,脍炙人口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响起,将演出推向高潮。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最忆是杭州”精彩演出成功的原因和效果。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3. 古诗词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知识。通过诵读、理解这些经典作品,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弘扬古诗词的积极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哲学与文化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哲学与文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的特点  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单题
20.85文化的特点  深远持久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继承单题
30.65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单题
40.94文化的特点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潜移默化的影响  深远持久的影响单题
50.65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单题
60.65文化的作用  文化影响的来源  潜移默化的影响  深远持久的影响单题
70.94潜移默化的影响  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核心单题
80.65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创造的主体单题
90.65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文化创新的根基  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单题
100.9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单题
110.6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的动力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单题
120.65传统建筑的继承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单题
130.65文化的特点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单题
140.65大众传媒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单题
150.85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单题
160.65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单题
170.85单题
180.65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  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交流、文化交锋与文化发展单题
190.65汉字单题
200.85文化生活的“喜”  文化生活的“忧”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单题
210.65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单题
220.65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中华文化内容博大精深  爱国主义单题
230.65爱国主义单题
240.65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单题
250.85中华文化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单题
260.65深远持久的影响  民族节日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单题
270.65文化遗产 单题
280.65文化的作用单题
290.65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单题
300.85落后文化的含义  腐朽文化的含义  对待落后文化的态度  对待腐朽文化的态度单题
二、主观题
310.65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与综合国力材料分析题
320.85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  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材料分析题
330.65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