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北京 高二 期中 2019-03-07 1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
C.对思维和存在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2019-08-11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育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写道:“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上述说法同属于(     
A.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科学的物质观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021-08-25更新 | 356次组卷 | 51卷引用:2009高考真题汇编5-辩证唯物主义(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
A.唯心主义思想
B.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当我们仰望苍穹时,往往会惊讶于自身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这种“惊讶”
A.是对世界观的概括和总结B.可能引发人们思考世界的根本性问题
C.是哲学产生的根本源泉D.是人人都有的哲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哲学的智慧源于
A.人类的大脑B.人们的生理状况C.人类的意识D.人类的实践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和周围的事物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要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理念和学生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考虑处方和病情之间的关系。从哲学上归纳,就是要处理好(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C.必然和偶然的关系D.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2021-11-27更新 | 241次组卷 | 27卷引用: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政治(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两句话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A.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勇于承认矛盾,坚持两点论
C.认识事物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D.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从人类认识细胞开始,对生命的理解就一直在不断加深。如今人类逐渐掌握一个更加微观和神秘的领域——基因。在基因科学看来,生命的本质就是一串串由基因组成的大数据,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组比较,在数十亿个DNA中发现相似和不同,通过“归纳”基因大数据人类将重塑生命。以上材料说明
A.基因组成的大数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
B.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生命的理解
C.基因科学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科技的发达造就了人与人基因的区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放眼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质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正确的回答是
A.可知性B.客观实在性C.永恒性D.矛盾同一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为恢复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北京市有关单位精心设计修缮方案,绘制大量施工图纸,然后根据图纸进行施工。这说明
A.物质是意识变化的根源
B.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图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具有主动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D.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下侧漫画的寓意,最合适的是
A.书中自有黄金屋
B.立志读尽人间书
C.不识庐山真面目
D.教条主义害死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下侧漫画中的做法没有正确认识到
A.规律是我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觉到的
B.规律并非都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认识规律才能改造规律
D.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随意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某地地处百花山南麓,煤炭资源丰富,过去“靠山吃山”采煤致富,但“黑经济”造成植被破坏、粉尘污染、地质灾害频发。近年来,该地积极转型,依然“靠山吃山”,发展壮大特色种植、生态旅游等“绿经济”,让百姓充分享受到生态建设带来的红利。该地的成功转型得益于
①转变价值观念,不再追求经济利益
②坚持科学发展,提高了经济持续增长能力
③改造自然规律,有效恢复生态环境
④践行绿色发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 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B.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实践有联系主观和客观的特性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B.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C.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文化生活
D.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人们经常引用老话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是,有些老话之间似乎也有冲突,如“好马不吃回头草”与“浪子回头金不换”,“退一步海阔天空”与“狭路相逢勇者胜”,等等。这些看似相互冲突的老话(     
①各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其正确性无法被检验
③不应被机械地照搬套用④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21更新 | 695次组卷 | 45卷引用:江苏省口岸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在平面内,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平行直线b;在空间,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认识能力不同,认识水平就不同
B.真理和谬误是一对矛盾
C.真理有时不是客观的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爱迪生则说:“我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从爱迪生的回答可以看出
①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②意识能动作用比物质决定作用更重要
③认识的真理性要靠实践来证明
④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头孢曲松钠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这种药物,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
① 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
② 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③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④ 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 ②B.① ④C.② ③D.③ ④
2011-12-22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育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的特点包括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科学实验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8-01-02更新 | 33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北京日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