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辽宁 高二 期中 2021-01-17 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习近平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说明
①哲学要反映时代,真正的哲学要紧扣时代脉搏     ②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社会的变化
③繁荣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做到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④哲学是科学的指导,是科学研究之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下列选项中,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①“万事皆备于我”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15更新 | 475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蒸谷为饭,烹谷为粥”,水与米的比例决定了烹饪的最终成品是饭还是粥。清朝袁枚曾给粥下定义:“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这段材料所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C.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既要抓住内因又不能忽视外因
D.要保持事物的性质稳定,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2020-10-17更新 | 363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在漂洗丝绸衣服时,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白糖,浸泡5-10分钟,能够保持丝绸衣服的光泽;往花瓶里放一些糖,可使鲜花绽放得更为持久,因为植物在开花的时候需要吸收比平时多几倍的糖分;炒过的糖放进纸袋里,可以作吸潮剂;放进冰箱里可作除味剂……白糖的多种用途表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其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合理利用其价值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白糖的各种价值
③白糖在不同的状态下具有不同的特性,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其特性
④人们可以根据白糖的不同属性,正确把握其联系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21更新 | 439次组卷 | 36卷引用:卓越联盟2021届新高考省份高三9月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5G时代,核心网和基站都需要更新换代,这对在相关领域技术领先的我国科技公司来说是巨大的机遇。尽管受到某些国家的各种阻挠,但只要我国先进科技公司不怕困难、敢于应对挑战,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这启示我们(       )
①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着重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要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④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体现了(       )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在认识某一矛盾时必须抓住矛盾主要方面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完善的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能动性,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新事物产生必然带来旧事物的灭亡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8-04-23更新 | 574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走遍了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他指出,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后备干部不能放到温室中精心地培育,要让他们到艰苦的岗位锻炼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崇尚行动的做法(   
①表明实践是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②反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检验工作的尺度
③坚持和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④体现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作用,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2019年10月,美国科学家威廉·凯林、格雷格·塞门扎以及英国科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荣获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他们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生命中一个最基本的适应性过程的机制”,为我们理解氧气水平如何影响细胞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材料表明(   
①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②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意识的内容随人们的认识而变          
④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2019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证券法》。正值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证券法》作为规制直接融资的根本法律,担负着保护投资者、便利企业融资的重任。这体现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推动作用
④遵循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的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记忆力下降困扰越来越多的上班族。目的健忘(destinesia)主要表现为忘记自己本来要做的事情,如走到房间却忘了要拿什么、走到超市却忘了要买什么,这种症状多发生在上班族身上。目的健忘一词的出现表明(   
①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有消极的反作用     
②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自社会存在
③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具有决定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在近6 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且从未中断的文化。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不同文明之间应该求同存异、相互交流
③人类文化差异会不断被消除,走向同一
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60年的科研生涯中,曾庆存始终将科研使命瞄准国家需要,为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开创性贡献,取得了诸多“零的突破”。这说明
A.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B.国家和社会对个体的肯定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基础
C.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是个人的主观努力
D.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2020-03-28更新 | 127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把“床前明月光”翻译成“Beforemybedapooloflight",将月光和思乡之情暗喻为水,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翻译创作让西方人也体会到了中国唐诗的精妙。同时,许先生把雨果、司汤达等西方作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让中国读者感受到欧洲社会的风貌,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的创作。上述事例说明
①翻译创作将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有相通性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发展和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于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是对疫苗管理进行的专门立法,是为了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和供应,规范预防接种,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而制定的。该法的制定(       
①是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表明对公众健康的真理性认识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③表明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是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提出这一要求是基于(   
①学校教育是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途径   
②国家文化软实力取决于一个民族的凝聚力
③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人们情感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当代文艺工作者应该深入研读历史文化经典,知道自己的来路,明了历史进程的脉络,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中汲取营养,使之成为文艺创作的深厚根基。同时,也要对现实生活保持足够的敏锐,在生活现场感知时代发展的蓬勃力量,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获得艺术灵感和思想养分。只有这样“左右开弓”,实现“两条腿走路”,文艺创作才能真正立得住、传得开、走得远,才能真正实现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文化创作要坚决反对“守旧主义”
④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