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 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11245687

材料一   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尤其期盼身边有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公民绿色意识的提升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许多旨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内容,其中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等。中国正在将“绿色发展”从理念变为实际行动,中国正致力一场“绿色革命”。


(1)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应如何践行“绿色”理念。

材料二



(2)结合材料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分析我国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探索对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近年来,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某市一些老旧小区的车位成了稀缺资源,由此引发了停车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市民老张所住的小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之初规划的少量停车位根本无法满足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小区的停车难问题还带来邻里纠纷、物业纠纷、乱占车位、违章停车等乱象,直接影响了小区的公共秩序和周围交通环境。老张为此多次与居住地的街道和交管部门沟通、协商,但问题依然没能解决。于是,老张决定“上书”市人民政府,希望他们调查详情,解决问题。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为老张的“上书”寻找理论依据。
2017-06-18更新 | 76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现代社会,网络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材料一:

材料二:在网络信息实现快速、高效、全面传播的同时,网络谣言,也像是“流行性病毒”,通过一个个不明真相的“感染者”扩散至社会各个角落。广大网民要坚持理性思考,主动承担起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让谣言止于“智者”。
(1)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请从“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角度,简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2)运用《政治生活》公民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才能让谣言止于“智者”。
2016-12-12更新 | 16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流调”一词频频进入公众视线。“流调”即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疾控人员对病例暴露接触情况、活动轨迹、就医情况等展开的调查。它能够为判定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及划定消毒范围等提供依据。利用大数据开展流调工作,其有效性毋庸置疑,但也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引发公众对流调信息安全性的担忧。为此,北京、上海等城市流调报告采用了“只提轨迹不提人”的方式,新增确诊病例流调报告以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信息披露为主,隐去其性别、年龄、籍贯等个人信息的内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利用大数据进行流调工作,同时又要采用“只提轨迹不提人”的方式。
2021-04-11更新 | 2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