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发展 >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7 题号:117059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千百年来,正是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精神,使偏于一隅的华夏文明成长为幅员辽阔、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文明大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直面一切危害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挑战,逐渐成长成熟。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以灵活的斗争艺术抵御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

当前,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所未有的接近。“百尺竿头须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尚须弘扬斗争精神。


(l)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角度,联系材料分析弘扬伟大斗争精神的必要性。
(2)某班以“人生理想•斗争精神”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请你写出;两个发言要点。
20-21高三上·广东汕头·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①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明确②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就。

经济体制改革究竟确定什么目标,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的核心在于正确认识、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大胆突破僵化认识,最终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社会体制机制。回顾这一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将①②补充完整并从哲学角度阐释“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2022-05-16更新 | 585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书写历史,跨入新时代的。
2023-08-25更新 | 3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是与“黑天鹅”相互补足的概念,“灰犀牛”事件是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

习近平强调,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结合材料,请你从“寻觅社会的真谛”角度,说明习近平的讲话对各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启示。
(2)防范各类风险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请你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9-07-29更新 | 2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