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认识具有反复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3008319

继阿里巴巴被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并处以182.28亿元罚款后,2021年4月12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这是监管部门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具体举措,同时也以此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近年来,以“xx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左右,活期存款利率为0.35%。巨大的利差让网民用鼠标投票,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

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一方面也受到审视和质疑。某普通民众:不用怎么打理,每天都有利息到帐,比存银行获得的利息多,感觉挺好的。某银行业从业人员:我们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地位和优势抵制“xx宝”;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推出类似的产品。某财经评论员:互联网金融抬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干扰了货币市场秩序,且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应该取缔。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鲜花和掌声”、“审视和质疑”并存的原因。
【知识点】 认识具有反复性解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文化“活”起来方能“火起来”,故宫博物院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故宫博物院利用故宫官网、“每日故宫”、“掌上故宫”等网络平台每天推送大量关于藏品、建筑的文化信息,是原本受限于空间和时间的藏品与古建筑,传输到每一个文化爱好者的身边,让藏品或建筑背后的故事被更好的展现。

文化的生命在于历史记忆,历史记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巩固。传统文化要活起来,就必须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不能总是“养在深宫人来时”。故宫推出的文创产品和数字社区,以物件或游戏等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从单向变为双向,邀请用户从消极被动的文化消费者转为积极的文化参与者甚至创造者,让消费者可以在碎片时间里、在任意地点、在心动时刻与历史相会。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文化的生命在于历史记忆,历史记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巩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018-08-18更新 | 7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9年5月4.日,一批青年爱国学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高呼“民主”、“科学”的口号,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掀起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送动,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光辉的一页。五四运动既是一次爱国的政治送动,又是一次文化运动,同时还是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五四运动开启了现代文明,唤醒了广大民众和青年的觉醒,发动了解放思想的文化启蒙,点燃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铸就了伟大的五四精神。即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也可以概括为三点: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时代在变迁,但精神永不过时。新的时代赋予五四精神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新生命力。五四精神的火炬,更是经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接力传递,发挥着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2018年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因在病毒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膺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SARS、甲流、埃博拉…百姓对病毒“谈虎色变”,为了不让“猛虎”伤人,侯云德立志攻克难题。干扰素是病毒的“克星”,但长期以来我国干扰素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为让干扰素“平民化”,云德团队克服极为艰苦的条件,在经历无数次试验与失败后,研制成功临床级干扰素制剂,并在美国的基因工程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一类新药——a1b型干扰素,使上千万名患者得到救活。如今,我国干扰素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而且价格大幅度下降,产生了数十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先河。

2009年,甲流横行。云德团队87天研制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纪录。在疫苗注射问题上,侯云德力排众议坚持仅需注射一剂,推翻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注射两剂”的专家共识。临床检验有效。另外,侯云德主导建立的覆盖全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综合防控网络体系”,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10年来国内国际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为世界传染病防治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说明侯云德团队是如何进行病毒学相关研究的。
(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请你就如何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9-02-14更新 | 19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年以来,月球一直以正面对着我们,这导致人们对其背面有着无限幻想。有人觉得月背上有外星人的基地,有人觉得月背有远古太阳系的秘密,总之众说纷纭。直到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背,这一切的谜题才有了答案。在过去15年里,中国已经成功地执行了5次探月任务,从嫦娥一号到五号,进行了绕月、落月、采样返回,包括有史以来首次实现人造探测器月背软着陆。

2022年11月,“嫦娥五号”月壤研究证实了月壤中存在撞击成因亚微米级磁铁矿的存在,为学术界关于月壤中可能广泛存在原生磁铁矿的猜测提供了直接证据,为更加全面地认识月壤的形成与月亮时空演化历史提供指导。

材料二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30年来,航天事业成就瞩目,“神舟”“嫦娥”“祝融”“羲和”大国重器,承载了一代代国人的梦想,它们饱含深意的名字和设计者背后的故事,透露着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勇气,当中华文化遇上硬核科技,可以感受到大国重器的中国式浪漫。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反复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对月球的认识为什么会越来越深刻。
(2)结合材料二,请对“神舟”“嫦娥”“祝融”“羲和”等大国重器的硬核浪漫进行“文化解读”。

材料三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飞行乘组中的航天员邓清明为了这一刻,准备近25年。

1998年1月5日,邓清明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那一天,他庄严宣誓:“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奋斗终生。”2003年,他开始了漫长的“备份”生涯。

即使多次与梦想擦肩而过,邓清明始终保持高强度的学习和训练。他直言:“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有过失落,也有过泪水,但我从没有彷徨过、更没有放弃过。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

在中华民族的追梦征途上,飞天勇士叩问苍穹无疑是最精彩的华章之一。中国航天员接续飞行,载人航天事业生生不息,中国人九天揽月的梦想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3)某学校航空班同学了解到邓清明25年的追梦历程后,深受鼓舞,准备组织以“为国奉献、不懈拼搏”为主题的班会。请你撰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50字左右。
2023-04-12更新 | 1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