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2 题号:152055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8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现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举措对保市场主体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的得到解决。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我国各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很不平衡,扶贫攻坚的重点在西部地区。1996年党中央作出“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决策以来,不断加强工作力度,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渐扭转,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指出东西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彰显制度优势的道理。
2021-01-17更新 | 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的新变化,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无效供给,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其次,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第三,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第四,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深化税制改革,加大税收支持实体经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释放新供给、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述”的理论依据。谈谈新时代应如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18-03-07更新 | 8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时表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6个经济大省如何挑好大梁?首先,就是要尽快把中共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其次,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助企纡困力度,给市场主体更大的支持。再次,经济大省人口多,产能过剩矛盾非常突出,要多想办法促消费。最后,要加快推进相关的投资项目,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同时,继续稳外贸稳外资,实现互利共赢。


依据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请你为6个经济大省如何挑好大梁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11-11更新 | 3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