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18704534
清华大学药学院丁胜教授及其团队首次发现全能干细胞的体外定向诱导及其稳定培养的药物组合,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于2022年6月2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该研究标志着全新的生命创造研究领域开启。这表明(     
①通过科学实践活动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②获取研究成果是科研团队的最终目标
③人们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④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中国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加速构建“1+N”政策体系。“1”是实现碳达峰的指导思想和顶层设计,“N”是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实施方案,包括能源绿色转型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降碳行动等。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计划性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顺利实现实践目标的重要前提
③“1”是整体,“N”是部分,整体服从和服务于部分
④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2022-05-24更新 | 1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9年11月26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这一要求是基于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过程最为有效的途径
②教育方式的变革引领着人的全面发展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教育在人的教化培养上扮演重要角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论断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实践能使人深化认识,促进认识发展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正确地参与实践需要提升主体的素质
④源于实践过程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3-07更新 | 1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传统的电脑芯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逼近性能极限。目前由蓝色巨人IBM研发出了名为“TrueNorth”的神经元芯片,可以实时模拟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具有感知认知能力的硅芯片原型,像人脑一样具有学习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神经元芯片的成功研制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