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619 题号:19469315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战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保持战略定力”“新的战略机遇”“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正是战略上的前瞻性思考,使我国在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时能应对自如。

我国的一系列重要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
◆……
我国发展的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
◆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
◆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以材料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为例,综合运用所学,分析上述战略性有利条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25]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马克思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的伟大实践。党领导人民,用铁一般的事实宣告:历史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社会主义生机蓬勃、前途无限!中国以鲜活厚重的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巨著里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不朽篇章,使科学社会主义释放出具有强大说服力、感召力的真理光芒!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阐释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2023-12-19更新 | 24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

材料一       和平解放前,西藏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目前,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已迈进全面小康。通过实施农牧民安居、城乡保障房建设等系列工程项目,2020年西藏农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达41.4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达33.4平方米,幸福指数大幅提升。2011年至2020年,安排中央补助资金172.8亿元,支持西藏城镇保障性住房开工35.19万套。2019年以来,安排中央补助资金2.3亿元,支持西藏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约8900户。推进农牧区水、电、路、气、讯、邮政、广播电视、优化环境为主的综合整治工程,乡村面貌发生彻底变化。2019年,西藏城镇化率达到31.5% 。2020年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8元,比上年增长12.7% ,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近5年增速保持在13%左右,增速均居全国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56元,比上年增长10%。

——摘自白皮书第四部分《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材料二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恰逢“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到2035年,西藏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摘自白皮书第十部分《新时代新征程》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说明西藏如何高水平开启新时代新征程。
2022-03-09更新 | 69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彰显着中国风采,传递出中国自信。

材料一   “能做成,更能做好”,这是世界对中国的印象。北京冬奥会直面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引领下,将一项项承诺变成现实。两地三赛区协同发力,体育系统统筹调配,各领域专家投身场馆规划建设和科技备赛,社会力量助力冰雪训练基地建设,人民群众响应号召参与冰雪运动……彰显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中国能做成,更能做好”为主题拟一份演讲提纲。
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角度多元,层次清晰;术语规范,表达流畅。

材料二   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孩子们身着虎头图案服饰、脚穿虎头鞋,与虎年春节相呼应;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设计创作,3D拟人化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的特点。


(2)根据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是当前世界处于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的历史关口,中国向全世界发出的携手共创未来的时代之音。

有人说,冬奥会是全世界所有人的大舞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奥林匹克运动领域的生动诠释,要求世界各国抛弃成见,超越肤色、地域、语言、宗教等藩篱,要有大局意识。

有人说,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只有和谐共处、精诚合作,紧密团结在一起,世界才会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我们要有团结意识。

有人说,“向未来”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冀,体现出对世界发展欣欣向荣的愿景。走向未来需要战胜目前的艰难险阻,更需要面对未来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因此,我们要有前瞻意识。


(3)根据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相关知识,自选一个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2022-06-28更新 | 3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