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我国的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2216476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许多西方国家一百多年走过的历程。当前,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要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努力推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十四次提到公平

回顾十年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再创新高,我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增,就业更加充分,经济更有活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具体和丰富,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而在取得这样成就的同时,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还在困扰着我们,为此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公平”的依据。
2023-04-02更新 | 553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民生保障安全网进一步织密,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有13.4亿人持有社会保障卡,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养老金逐年上调,实现“十七连涨”;我国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中央财政共安排巨额补助资金,统筹用于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工作……“底线”加紧筑牢,“保障网”更为坚实,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有人认为,社会保障是民生保障安全网,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人人都应该享受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022-02-01更新 | 8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0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婺源县石门自然村,当了解到该地发展特色旅游、茶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时,总书记十分高兴。他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材料二       某县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定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引进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开发,助力乡村发展;改善农民的生存和致富环境;加快完善创新体制,加快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与社会》角度理解“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知识,分析该县是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的。
2024-01-30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