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民主协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2278456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村有部分村民向村委会干部抱怨:“我们村连个广场都没有,吃了饭后都没有地方溜达溜达。”于是村委会干部召开村民会议,向全体村民征求意见,要修一个休闲广场。村民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同意修,有的不同意修,最后举手表决,2/3的人同意了修建。该村委会通过公开招标选定施工队,把广场建了起来,并在广场醒目位置公布了建设广场的各种支出。有村民不爱护广场的设施,村委会又召集了村民代表,共同商议后决定在《村民自治章程》中加上一条“每位村民应当爱护公共设施,损害要赔偿”。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简述该村是如何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以来,某县以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为契机,让村民自治组织“舞”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大格局。

创新治理途径,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理事会(“一约四会”制度),将“红事新办、白事简办、赡养老人、孝敬父母、邻里团结、互助养老”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中,守规矩,争先进,规范村民日常行为;积极引导村民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公益慈善、文体娱乐等相关服务,促使群众参与到乡村治理中,不断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

为保障村民对村务运行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民主议事,每月对村里大事和决策事项进行商议,切实提高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民主协商格局。


运用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大格局。
2021-08-11更新 | 24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风险也不断增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和人为灾害面前,往往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而这正逐渐成为制约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提高城市系统的韧性,已逐渐成为当前国际城市规划、建设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资料卡

●狭义的“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

●广义的“韧性城市”不仅仅指传统的城市防灾,还强调城市气候与环境、健康与福祉、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韧性城市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市民的携手合作。
2022-05-31更新 | 1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上海市某文化公园所在区的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等决策部门承办“人民城市议事厅,基层治理大讨论”活动,邀请了社区居民、周边商区职员、公园管理方及相关专家等300多位代表,针对该公园能否24小时开放的问题开展讨论。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提供了详细的调研数据,有人则分享了国内外的治理经验和优秀案例。

结合材料,综合所学内容回答:相关决策部门怎样才能制定出让市民满意的方案?
2024-05-20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