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35 题号:6644968
社科院编纂的《中国语言地图》把汉语方言分为官话区、粤语区、吴语区、客语区、闽语区等10区,各方言区内部还可再细分。《礼记》有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以“雅言”为通用语,先秦的雅言、两汉的通语、宋明的官话、清末的国语再到如今的普通话,方言不断发展的同时,通用语言的规范也持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社会生活是实践的,方言的差异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社会条件相关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方言的发展与通用语言的规范属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③共性寓于特殊性,各地方言的差异性通过文化共同表现出来,相互联结
④矛盾即对立统一,保留方言与推广通用语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并行不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在“不忘初心、牛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浙江第一批单位紧盯民生难点,狠抓问题整改,推进项目落实,以群众获得感的提升来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该举措与习近平主席以下用典最相符合的是(       
A.一枝一叶总关情B.恶竹应须斩万竿
C.咬定青山不放松D.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9-11-19更新 | 2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英国历史学者麦考莱说过:“一个浪头也许很快会平息,然而潮流永远不会停止”。下列诗句与上述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B.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019-06-03更新 | 2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2019年对于黑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随着第一张黑洞照片的问世,这些神秘的怪物终于展露出了真容。天文学家们运用视界望远镜,终于向世人证明了黑洞的存在。随着功能更强大的显微镜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各种新发现被先后提出,科学家们也因此可以逐渐对一些现有的困惑给出答案,同时提出新的问题。材料表明
①实践工具的改进是黑洞存在的决定因素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人认识的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10-22更新 | 6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