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7 题号:69057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西藏掀起异常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物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物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的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动各民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必将更加幸福安康。
(1)分析说明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意义。
(2)假如你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为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应该如何必履职?
2017-08-02更新 | 3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7年,在隆隆的炮火中,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支持下,内蒙古各族人民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二、三产业实现协同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民族团结事业稳步推进,"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创美好生活;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族群众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转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守住了生态底线,筑牢了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内蒙古自治区能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2021-08-01更新 | 6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0年来,宁夏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宁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之初,全区生产总值只有3.29亿元,工业几乎一片空白,基础设施十分落后。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各方努力,据宁夏统计局发布信息,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0.06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5位,西北五省第1位。
2016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6+4”工作机制,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与结构性矛盾的挑战,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全区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宁夏自治区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2017-04-27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