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5 题号:721047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智慧社会”正伴随着全球智能化浪潮快速到来。“智慧社会”强调基于新网络、新数据环境,汇聚大众智慧和群众力量,激发社会活力,将人们生活、工作、交往的社会空间作为开发的众创空间,。“智能”也将成为与土地、劳动、资本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新生产要素,生产生活方式将出现以智能化为标志的新变革,国际产业链布局和分工体系受智能化引导形成新格局。

材料二在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享受各种便捷服务的同时,很多老年人却对此望而却步。日前,某地的刘大爷在超市买了一袋葡萄,结账时因误入电子支付通道,被告知“不收现金,仅支持电子付款”。由于刘大爷不会使用微信支付,没法结账,为此还发生了争执。一方面,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认知能力下降,学习新东西会比较慢;另一方面,很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设计网络应用、信息产品时,忽略了老年人的实际情况。2018年8月,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版》》,积极助推老年人融入现代信息社会。


(1)结合材料一,说明建设“智慧社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如何帮助老年人更好享受便捷的网络服务。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2020年中国创新指数情况:

2005年2010年2015年2019年2020年
中国创新指数(%)100133.0173.8228.1242.6
人均GDP指数(%)100166.6236.5299.9306.5
创新投入指数(%)100132.3164.5199.0209.7
创新成效指数(%)100126.8148.5168.3174.7

注:创新成效是指该领域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国际竞争力、节约能源、经济增长等方面,反映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相关知识,说明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对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
2022-04-03更新 | 18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2】2019年10月20日以“智能互联 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一个江南千年古镇,一个前沿科技产业,两者就这样搭上了界。

【品质改变】

“小桥流水,桨声舟影,白墙黑瓦”,这是在江南水乡乌镇随处可见的景象。乌镇已实现5G问路全覆盖,网络营销、网络订购、网络支付等随处可见,这些大大满足了新时代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1)请简述新时代要更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原因。

【创新转化】

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要求各试验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科技转化率。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先进国家这一指标为60%至70%。为此,必须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型国家。


(2)结合材料,分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义。

【共建共治】

互联网让世都变成了地球村,被动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运用互联网的人们都是有形的,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让这个家园更美面、更干净、更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3)请为我国建设美丽网络拟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2019-12-13更新 | 1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庄严地写入党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对此全面部署。

材料一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目前,城乡在居民收入和消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居民需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城镇居民希望农村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农村居民希望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些新的期待都要求全面振兴乡村。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依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基本原则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蕴含的哲理。

材料四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惠及世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要再深化,开放要再扩大。


(4)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知识,说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2019-05-15更新 | 1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