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联系的客观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7311186

地处浙北的大云镇缪家村,原来是一个农业村,经过长期的不懈奋斗,如今已经变身为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耀眼新星”。缪家村通过宅基地置换、承包地整体流转、土地租赁等方式积极探索土地集中经营,构建“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党员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并充分利用大云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的契机,结合自身区位交通、资源特色等优势,探索发展“旅游+农业”,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做优、做亮休闲旅游。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缪家村也注重文化建设。把原来散居的村民集中安置到新小区,定期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善行义举榜”等评选活动,举办书画、健身、老年学习、文艺表演等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推进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建设有本地特色的“文化礼堂”“文化广场”……即使村民增强了生活幸福感、焕发了建设积极性,也为乡村旅游打造了一张文化名片。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缪家村能够变身为“耀眼新星”的原因。
【知识点】 联系的客观性解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坚持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入手,以让苏州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空气、吃上放心食品、享受优美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交出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成绩单。”江苏省苏州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副处长王冠楠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更大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

材料二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应该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天人合道法自然”、“致中和”等理念,体现着深刻的生态哲学。孔子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阐明了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孟子》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形象地说明了对自然生态和资源的珍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仅要大力普及“天人合-”的理念,也要结合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践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观。还需要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要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谈谈如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有人说,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就能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3)学校团委发起“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在行动”志愿活动,请你为该行动拟定两条倡议。
2022-12-03更新 | 35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国外疫情快速蔓延,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外部大环境下,中央提出要加大市场规模优势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因而国内大循环要立足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打通国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但当前商品质量标准体系、消费环境、服务消费基础设施等仍不能满足居民消费提质升级的需求,应着力解决。同时,要通过积极推动新型全球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中国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当前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哲学智慧。
2021-03-22更新 | 46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对推动澳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材料一: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对此,很多人不清楚为什么在大桥中间不直接建成桥,而要修一条海底随道,大桥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香港是个国际港口,每天都有许多超大轮船经过这里。如果不建海底隧道,桥梁必须要架很高才能保证巨型轮船通过,这样建桥成本会更高。此外航道所在的区域还是个弱洋流海域,且桥墩阻水率高达10%,泥沙会在此大量沉积,从而会淤塞航道,影响通航。为此,大桥工程师们设计了海底隧道方案,这样科学的设计,既保证了来往香港方向超高超大的轮船通行,又解决了航道的泥沙淤塞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港珠澳大桥的设计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加强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以此为龙头,带动中南、西南的发展,并将辐射东南亚、南亚,这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一次伟大创举,同时,为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契机。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的现实意义。
2019-06-24更新 | 1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