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76102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国宪法应该坚持与时俱进,更好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是必须的、适时的,是符合宪法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的。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把电视屏幕“穿”在身上或做成窗帘,这样的理想已经实现。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一公司联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块彩色柔性AMOLED显示屏,传统的硬屏变成了可折叠和弯曲的柔屏。这一成果佐证了(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摒弃传统才能实现创新                     ④创新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6-12-12更新 | 6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我国科学家对取自多个肝癌患者的5 000余个T细胞逐个进行了基因测序,从而勾勒出每个细胞的基因表达图谱。这是科学家首次详尽揭示肝癌免疫图谱,为未来发现肝癌及其他癌症的免疫疗法奠定了基础。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并促进实践活动开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7-10-01更新 | 1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这表明(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③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实践活动的规模、水平各不相同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7-13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