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6 题号:776098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塞罕坝林场三代人在52年的历程中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劳动光荣的价值追求,以坚韧不拔使命至上的顽强意志,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人生理念,以求真务实、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了世界上最大人工林海的人间奇迹。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为新时期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新能量,创造了新境界。塞罕坝林场先进群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在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锤炼出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科学求实、爱岗敬业、使命至上”为核心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这种自觉行动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

材料二塞罕坝人的治理经验,树立了生态文明的旗帜,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塞罕坝模式还可以推广。塞罕坝人创造的这个奇迹,不仅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大意义。塞罕坝模式走向世界后,将会创造出更多的荒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


(1)结合材料,运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分析塞罕坝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2)塞罕坝林场孕育了伟大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林场精神将进一步续写“绿色中国梦”。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3)请为塞罕坝模式走向世界后如何更好地结出硕果,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古老的中国,推开了一扇眺望世界、变革求新的大门。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走投无路的18条汉子签下大包干契约的“投名状”,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从此,改革大潮风起云涌,释放着强国富民的愿景。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更加艰巨的改革任务。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

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今天,站在历史的新征程上,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坚定行动,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认识。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改革开放的唯物史观依据。
(3)联系材料,请你为将改革进行到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9-02-12更新 | 19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基层扶贫干部作为扶贫的中坚力量,显现出决战时的勇气与锐气,担负着推动精准扶贫、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多项任务,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他们为代表的众多青年扶贫干部牢记使命重托,用自己的付出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有的长时间超负荷运转,有的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基层扶贫干部又一次与时代同频共振,传承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爱国精神与奉献精神。

2019年6月17日凌晨,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缅怀以黄文秀为代表的扶贫英模,传承无私奉献的扶贫精神,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将伟大的扶贫实践落实在教学中,融入在课程里,通过扶贫精神的传递实现立德树人;更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组织行动起来支持扶贫事业,不驰空想、不骛虚声、奋斗不息、行动不止。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扶贫干部的实际行动体现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阐述如何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人穷志不短,扶贫先扶志,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基础。请你以扶贫第一书记的身份,就增强贫困户的自身发展动力提出三点意见。
2020-06-15更新 | 25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应宽松的货币政策。回答24—26题。
1.自1998年至今,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情况,我国的倾向政策经历了从“稳健”到“从紧”再到“适应宽松”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③
2.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行适应宽松的货币政策,其最有可能产生的效果是 ( )
A.刺激存款储蓄     B.减少居民收入     C.股票价格下降     D.消费规模扩大


3.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 )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③→①
2016-11-26更新 | 8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