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7 题号:81678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发布。2018年7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要求各国家机关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严格落实法律责任。2019年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议等情况的专项报告。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应如何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公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民商事案件审判的基本依据。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定全面整合民事法律,编纂民法典。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民法总则。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2017年制定的民法总则“合体”后的民法典草案进行了审议,决定将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020-08-30更新 | 3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

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2019年12月,“完整版”的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今年两会期间,经过人大代表的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全国政协和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多工作,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是如何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特优势的。
2022-05-09更新 | 279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材料二:旧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虽然经济总量取得了持续增长的瞩目成就,但储蓄投资、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加剧,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抑制了创新型产业的增长,货币供给机制的美元化和高信贷、货币投放的通胀之路本身对经济的系统性稳定造成了伤害。可以说,经济旧常态自身就有着向新常态过渡的内在要求。
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命题,为此需要夯实硬底线与强化软投资。所谓夯实硬底线:一是社会保障底线,完善囊括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兄弟在内的全面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义务教育体系、住房保障体系;二是粮食安全底线,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所谓软投资,即推进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应该着手推进资源领域的产权改革,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和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引导民间资本广泛进入更多领域。
材料三: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人大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科研资金进行了系统整合,避免资金使用的碎片化;针对科技计划进行顶层设计、强化分类资助。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运用“个人收入的分配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应如何克服经济“旧常态”的弊病,适应并推动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6-11-26更新 | 3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