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赋税制度(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0 题号:18257922
唐朝初期租庸调制规定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缴纳一定的绢布来替代徭役;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征收户税,按田亩征收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废除了传统的人丁税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C.政府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从西北出土的唐前期户籍残卷来看,唐代的户籍不仅完整记录了户主及其家人的身份信息,还附上了详细的授田情况,且管理十分严格,对于不觉脱漏(户口)者,轻则笞,重则徒。这表明唐朝前期的户籍制度(     
A.适应了国家赋税制度实际需要B.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以普遍推广
C.持久性地维护了封建小农经济D.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地方治理体系
2023-02-10更新 | 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推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材料表明两税法(       
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量出为入,减轻农民的负担
C.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023-02-25更新 | 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代后期,占有田亩较多的富民上户成为税役和赋役征发的主体,农民不再隐瞒户口,家庭规模趋于扩大。这些现象的出现缘于(       
A.均田制的实行B.租庸调制的推行C.两税法的实施D.募兵政策的实行
2022-07-17更新 | 3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