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福建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10-13 8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距离地球4.2光年的恒星比邻星的宜居带内有颗行星(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质量与恒星
距离
温度、
光照
空气、
公转
周期
中心恒
星温度
地球11.5亿
千米
适宜可观365天6000K
比邻
星b
1.3700万
千米
适宜可观11.2天小于
3000K

1.比邻星属于(     
A.太阳系B.地月系C.河外星系D.银河系
2.下列关于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推测,最全面的是(     
A.适当的质量,离中心恒星的距离适中B.适中的公转周期,中心恒星适当的表面温度
C.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D.适当的质量,适中的公转周期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3. 下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中I—Ⅳ所在区域分别为资源丰富带、资源较丰富带、资源一般带和资源贫乏带。完成下面小题。



4.结合上图,可以判断福建属于(     )。
A.资源丰富带B.资源较丰富带C.资源一般带D.资源贫乏带
5.II和Ⅳ所在区域的太阳能资源在数量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B.气候C.植被D.水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任务期间将完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天宫空间站)的建造。下图为中国空间站绕地球在轨飞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天体系统中,与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级别相同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7.可能会对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与地面之间的通信传输产生干扰的是(     
A.磁暴现象B.黑子爆发C.流星现象D.天气变化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李明给同学介绍今年暑假去云南澄江游览帽天山地质公园时拍的一张海洋无脊椎动物纳罗虫古生物化石照片(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李明的介绍中,能正确反映帽天山化石群中的古生物生长的地质年代重要特征是(     
A.是主要的铁矿成矿时期
B.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盛行
C.蕨类植物繁荣
D.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
9.地球自形成到现在,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在地壳、动物、植物等方面,都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
C.侏罗纪→寒武纪→石炭纪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硅化木是几百万年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木质部分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下图为新疆野马生态园中的硅化木图片,图中硅化木来自新疆奇台县等地的茫茫戈壁,树种以柏树(属裸子植物)为主。很多硅化木长度在3米以上,其中最长的达46米,被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地的硅化木主要树种在地质史上迅速发展的时期为(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11.奇台县等地出露有近千棵硅化木,说明该地在硅化木形成前曾经(     
A.火山活跃B.炎热干燥C.温暖湿润D.冰川覆盖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的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Ⅱ圈层B.Ⅳ圈层
C.莫霍界面以下D.古登堡界面以下
13.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球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14.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Ⅰ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B.Ⅲ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
C.Ⅱ层是地核D.Ⅳ圈层为液态物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示意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增高而递增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16.臭氧总量减少可能导致(     
A.到达地面紫外线减少B.平流层气温降低C.对流层云雨现象增多D.电离层高度增加
2022-01-28更新 | 729次组卷 | 17卷引用: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地球上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所示大气垂直分层可能位于(     
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南寒带
18.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它们几乎全部集中在(     
A.A层B.B层C.C层D.A层和B层
19.关于图中各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B.B层无云雨天气,适合航空飞行
C.C层大气密度为各层中最大D.C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保护伞”
2021-09-06更新 | 2409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表示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21.图中表示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22.我国西北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A.白天②辐射强,夜晚③辐射弱B.白天②辐射弱,夜晚④辐射强
C.白天③辐射弱,夜晚②辐射弱D.白天②辐射强,夜晚④辐射弱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下图为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与“穿堂风”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24.图示时段与B地相比,A地气温和气压分别是(     
A.高、高B.高、低C.低、低D.低、高
2022-09-22更新 | 1025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22年1月太平洋岛国汤加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冲入平流层。左图为汤加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汤加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A.岩石圈B.地壳C.地核D.地幔
26.汤加火山喷发后近地面气温降低,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大量的火山灰导致(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减弱
2022-07-01更新 | 28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反射作用,提高夜间的温度B.阻止太阳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8. 如图所示,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B.C.D.
2021-09-29更新 | 449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大衢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9.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A.B.
C.D.
30.关于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D.甲地可能形成台风
2020-01-10更新 | 411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名校

川航3U8633:“我现在有点故障,我申请下高度,我要返航,我现在风挡裂了……”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建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1.驾驶舱风挡碎裂的瞬间,机长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①风大②失重③低温④缺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2.紧急返航途中,遇到风雨天气,这是由于此时所处大气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
2021-07-27更新 | 1637次组卷 | 34卷引用: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地球上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宜居带的行星是________;从图1中可以看出,位于宜居带的行星与太阳____适中,所以温度适宜。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共同的运动特征:方向的____性,轨道的____性和____性。
(3)图2中太阳大气层③是____,该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____,其到达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____
(4)图3中①+②两层构成地壳,____部分地壳比较厚,____部分地壳比较薄。
(5)图3中④是____面,在地下平均____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地震波波速变____(小或大)
(6)图3中③是____圈(圈层名称),其物质状态是____态;①②③密度由小到大排列为____
(7)图3中高原地区发现三叶虫化石,推理三叶虫繁盛的时代的地理环境____,并说出地壳运动过程____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3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左图上标出热力环流模式。
(2)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4)若图中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白天或夜晚)
(5)用箭头在右图上画出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岛环流。
(6)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该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右图的A、B、C三地中的       地;把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应选在右图的A、B、C三地中的       地,理由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填空题
1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中国地理
3
人文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存在生命的行星  天体系统单题
30.9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单题
4-50.65太阳辐射及能量来源  我国的5种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单题
6-70.85天体  天体系统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大气的垂直分层题组
8-90.85地层与地质年代  生物演化规律  地质年代表题组
10-110.85地层与地质年代  地球环境演化与矿产形成  地质年代表题组
12-140.65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题组
15-160.65大气的垂直分层题组
17-190.85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垂直分层题组
20-220.6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单题
23-240.85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热力环流的应用题组
25-260.85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单题
270.65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单题
280.8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气温及影响因素单题
29-300.65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  热力环流的应用单题
31-320.94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题组
二、填空题
330.65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生物演化规律
三、综合题
340.85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  热力环流的应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