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68 题号:10074822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有“海洋之舟”的美誉。全世界的企鹅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尤其多数是分布在气候寒冷极夜期较长的南极地区,企鹅生理特点决定了它们必领呆在冰雪融化的水域或由深海上涌较冷的海水流经的海域。

材料二:加拉帕戈斯企鹅是一种唯一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鹅,是南极大陆上的原始企鹤随着海流最终漂流到这里进而定居下来。勤劳的加拉帕戈斯企鹅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白天一般在水中寻找食物,累了就上岸休息,快速喘喘气、伸展蜡脚、弓着身子晒晒太阳,吹吹海风,夜晚它们才回到陆地上。

材料三:科隆群岛是典型的火山群岛,隶属厄瓜多尔,又名加拉帕戈斯群岛,虽然横跨赤道,但气候和其他赤道地区截然不同。岛上除了企鹅外,还有加拉帕戈斯群岛象龟,海鬣蜥,不会飞的鸬鹚,信天翁、反舌鸟、火烈鸟等多种类型的动物。下图示意科隆群岛的地理位置。



(1)企鹅喜欢生活在酷冷的南极,根据材料和已学知识,说出南极比北极更冷的原因。
(2)试分析喜爱寒冷的企鹅如何保持体温的凉爽来适应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热带环境。
(3)据材料推测,在人类到达之前,加拉帕戈斯群岛生物最初是通过哪些方式抵达这里?并分析这里的动物具有古老性特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滨潮间带滩涂上的特有植被,其分布受地形、潮位、海水盐度、气温等因素影响。范迪门湾南部为低洼的平原,有多条入海的潮汐河流,自20世纪80年代年以来,受气候变化影响,海湾沿岸的红树林逐渐向河流上游扩张。2015~2016年,赤道太平洋发生了强厄尔尼诺事件,范迪门湾海平面大幅下降的同时伴随海水异常升温等现象,当地的红树林大面积枯萎。图示意范迪门湾南岸水系与红树林分布。



(1)分析范迪门湾沿海平原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2)说明近30年来范迪门湾南岸沿海红树林向河流上游扩张的过程。
(3)2015~2016年出现的强厄尔尼诺等现象导致范迪门湾红树林大面积枯萎,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022-11-03更新 | 85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SOM)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有机碳含量既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有关。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约为2.28~29.55g/kg,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g/kg)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g/kg)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其中黑河中游流域的湿地有机碳含量与植被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黑河中游的湿地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

土层深度(cm)土壤有机碳(g/kg)
高草植被低草植被
0-1014.8010.35
10-2011.938.23
20-408.256.44
(1)描述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黑河中游湿地大部分属于季节性积水湿地,推断相对积水季节而言,非积水季节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
(3)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黑河中游湿地,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
2021-08-03更新 | 22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区地处我国北方中纬度地区,具有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历史上曾多次火山喷发。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维体的顶部,是一座火山口,经过漫长年代的积水而成火山湖,湖内有地下泉水上涌。天池孤悬天际,没有入水口,只有出水口,湖水终年外流不息。下图示意长白山区部分地区地形,图示区域2000米以上森林难以生长,主要分布苔原植被,且南坡植物多样性较北坡低。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
(2)分析天池湖水终年外流不息的主要原因。
(3)简述图示区域2000米以上森林难以生长的自然条件。
(4)图示区域南坡植物多样性较北坡低,推测主要原因。
2022-02-24更新 | 4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