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 九年级 期末 2024-01-17 5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你心中的智慧博物馆是什么样的?自2018年起,中国国家博物馆着力推进智慧国博建设,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起来。爱展览社团想组织一次国博参观活动,几名先遣队员已经发来了展览资料,让我们先睹为快。

1.下面是同学们写的展览推介语料,请你帮助润色修改。
材料一:

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

石窟艺术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历史见证。本次主题展借助巨型数字装置和全感官互动技术,让古老石窟焕发了新的蓬勃生机。在这里,你将穿越时空,360°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千年石窟的辉煌壮丽,探询石窟艺术所承载的中华灿烂文明。快来和我一起打卡吧!保证让你流连忘返

材料二:

科技的力量

上起甲骨文中的日食记录和干支表,下至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技的力量主题展勾勒出从古至今中国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及突出成就。这里有好玩的模型,有丰富有趣的互动项目,还可以线上线下同步看展。你,是不是很期待?

材料三:

数说犀尊

一物一展,你看过这样的展览吗?这______是一个前沿数字技术与古老文物相遇、相知、相伴而行的展览,____是一个充满智慧、观众与展览相互成就的展览,___是一个参观者变身为探索者的展览。走近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方位读懂犀尊,体验科技的力量,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数说犀尊,等你来看!

(1)材料一中有几处加点词语的字形、词义有疑问。请你选出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因为表达的是“相互交流、借鉴”的意思,所以“交流互鉴”中没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振作并展现新的活力”的意思,所以“焕发”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探求、寻找”的意思,所以“探询”中没有错字。
D.因为文中想表达的意思是“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所以“流连忘返”中有错字。
(2)材料二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横线处选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也……却                   B.虽然……但……也
C.无论……还……都                    D.不仅……也……还
2.有同学对材料三中展览标题的理解产生了争议。请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数说犀尊是国博首次以一物一展的形式策划的展览。展览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进行全方位解读,并突破常规展陈手段,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等技术,通过数字手段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让观众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深入感受犀尊所承的价值。展览最为特殊的一点是,犀尊其实并没有出现在展厅中,它依旧安静地立于古代中国展厅,却通过数字技术与数说犀尊展厅实时联动。


(1)对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承zǎi             立zhù              B. 承zài             立zhù
C. 承zài             立chù              D. 承zǎi             立chù
(2)请你依据材料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展览标题的含义。
“数说犀尊”: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几位同学写下的看展体验。其中修辞方法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独特形态之一,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B.“复活”的文物,让人们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C.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根深蒂固、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D.犀尊之美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古代工匠强烈的美学感受力和不拘一格的艺术创造力。
4.社团组织者为活动写了一段宣传语,请你帮助将语段填写完整。要求语意连贯,节奏匀称。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当博物馆与信息技术相遇,解码历史文明、______________、促进交流互鉴的方式就更加多元,展览内容也更加丰富。衷心希望同学们能走进博物馆,切身感受文物被科技手段赋予的新生!

2024-01-17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5. 默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浮光跃金, 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4)借月抒怀的诗词有很多。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①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托明月作为友好的使者,为友人带去自己的关切之心。苏轼则在《水调歌头》中写下“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代替世人发出美好的愿望,感情热烈而奔放。
2024-01-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依据你对《行路难(其一)》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李白在起始句用“①______”一词夸张地写出宴席之华美,体现其浪漫诗风。紧接着,诗人用“停杯投箸”“拔剑四顾”显示其内心的悲苦。在心境茫然之中,诗人想到姜尚和伊尹,用他们的典故表明自己②______
7.阅读《行路难(其一)》和艾青的《路》,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艾青

我们都是走在路上的人

我们都在追赶着时间

这个时代是属于我们的

我们走的崎岖不平的路

我们选定了要走这条路

这是唯一通向天国的路

我们都是神话里的人

我们都是创造奇迹的人

路在我们前进中伸延

引导的是不灭的火焰

2024-01-1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

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旁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

(节选自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注:①[隅]角落。②[杖屦]扶杖步行。③[殚]尽。
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巴陵             数不B.晖夕阴             山间之暮也
C.前人之述       攻其不D.昏如练色             家喻户
9.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理解:岳阳楼的客人来自五湖四海,多与范仲淹不相识,因此他们看到洞庭湖景色的心情自然与范仲淹是不同的。
【乙】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理解:山林里聚集着的雾气,待日出后就消散了;而到晚上,云雾聚拢,山谷又变得昏暗了。
10.阅读三则材料,按要求填空。

最美的山水在哪里?有人说,在诗词文赋里。范仲淹描绘岳阳楼之大观,突出洞庭湖之①____;欧阳修陶醉于山水之间,自然之景让他感到“②____”;白居易也描绘了自己在庐山草堂所见的“四时之景”。三则材料所写之景都有一个共同点,即“③____”(用丙文中的词句填空)。

2024-01-1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1. 有人评价细节之于小说,犹如“眼”之于围棋。“眼”是黑白博弈双方的生存之法,涉及布局、时空、先后、疏密等命题,将其移用作为小说细节的隐喻同样适用。小说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在揭示主题、塑造人物、推动情节方面,能起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功效,显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请你从下面两张卡片中任选一张,也可以从《水浒传》中另取一处语段,分析其中细节描写的意蕴及表现力。(100字左右)

【甲】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水浒传》第十六回

【乙】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香梁上,将梢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2024-01-1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间朝暮,岁岁枯荣。对待落叶的方式,体现了一座超大型城市关心生态、关照市民的软实力

北京秋冬寒冷,草枯叶落后,景观比较单一。近几年,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实施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一方面,推广应用多个新优植物品种,比如引进有着蓝色针状叶片的蓝粉云杉、叶落之后果子呈深红色的冬果王山楂、寒冷时枝干鲜艳如红珊瑚的红瑞木……这些引入的植物品种让北京的秋色变得更丰富了;另一方面,选用高大好养活的杨树、有着金灿灿叶子的槐树、初冬时节仍然翠绿的柳树等乡土树种,再配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乔灌草相结合,在视觉上增加了层次感,也构建起更好的生态系统。同时,运用科技手段自主选育改良乡土树种,比如近年来许多公园应用的京绿白蜡,比普通白蜡至少晚落叶20天。这样,构建起完善的以科技研发引领的增彩延绿产业化体系,让北京的绿期更长了,秋冬的景观也不再单一。


材料二

近年,落叶满庭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开始回归,城市管理也更加人性化。2018年起,市园林绿化系统开始倡导有条件的公园、绿地暂缓清扫落叶,保留秋季景观。这一举措,将11月上中旬就收官的彩叶观赏季延续了近一个月。

落叶缓扫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一种更特如的管护,让人们享受更美更好的风景。例如地坛公园保洁人员每天巡视时都要把成堆的叶子散开,以保证景观效果刚落下的树叶尚保有水分,颜色鲜艳,再配合着洒一些水,良好的景观效果可以保持好多天,秋尽冬来,满地落叶渐渐被风干、踩碎后,公园会进行彻底清扫,减少火灾隐患。

落叶缓扫后,许多主题公园都因落叶而拥有了独特的美景不仅如此,落叶在绿地中还能够形成腐殖层,改善绿地土壤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此外,落叶的覆盖,对抑制扬尘和秋季土壤水分的保持都有作用。


材料三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耳熟能详的诗句,道出了自然轮回中的脉脉温情,落红如此,落叶亦如此。

不过,落叶、枯枝等园林绿化废弃物的消纳(处理和容纳)并不能全然依靠自然的力量,其中也少不了园林绿化人的智慧和汗水。近年来,随着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持续推进,______________。据统计,2005年北京市产生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约为195万吨,2007236万吨,到2022年已增长至约520万吨。为此,北京市在科学处置、资源化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目前,北京已经实现了园林绿化废弃物的百分百禁烧。对待公园和绿地中的落叶,园林绿化部门希望以落叶化土、枯枝还田为基本思路,探索资源化的处置利用模式;在城市道路和居民区里,则采用就地粉碎和收运集中处置的方式开展循环利用。

1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增彩延绿”的意思。
1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和图1的信息,为材料三横线处选填恰当的句子。(     
A.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成效显著,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处理消纳成果也十分突出。
B.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成效显著,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处理消纳问题也日渐凸显。
C.我国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处理消纳成果随着城市绿化工作的快速发展而日渐凸显。
D.我国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处理消纳问题因为城市绿化工作成效显著而突飞猛进。
14.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城市治理者对待“落叶”的方式,体现了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的理念。
2024-01-1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青羊》,完成下面小题。

青羊

①他要去登山,塞北最高的山。什么样的高山,他都见过;什么样的险山,他都见过。真正登山的人,为的不是高度。

②一百年前,有一个人登上了这座山,在这之前,登上山巅的,只有青羊。那时,登上山顶没有一条路,登山人的脚踩在哪里,脚下就是他的路。这次登山,他为了寻找青羊,也为凭吊那个人。一百年前,那个人正是沿着青羊的足述,攀上山巅。

③整理行装的时候,他看了一眼现代化装备齐全的行囊,突然想到那个人。当年,他的行囊能带上的,只有毡毛靴子、兽皮袍子、装满小米的包裹、马匹、猎枪,还有一胆子!在他之前,有那么多人跃跃欲试,拿着刀枪,冲着大山杀伐而来,可是,没有一个人站上那座山巅。

④坐在载着人的旅游车上,是永远也看不见青羊的。游客们只能看见最苍凉的风景。山顶的一切仿佛天地初生般静止,亘古不移的火山砾石,朴素而沉默。那里不需要多余的打扮,似乎连一棵草都多余。从前,有成群的青羊,攀上最高的险峰,站在绝顶之上,看山谷里的风起云涌。

⑤他们要走另一条路,这条路,那个人走过,青羊也走过。他揣着一张路线图和向导出发了,图上有百年前那个人的足印。他们很快穿过成片的红松林进入阔叶林地带,虽然这里水草丰美,适宜生存,可是,刚烈的青羊有更高远的志气,它们早就知道山顶有一池甘美的泉水。它们去往最高寒的绝顶,把狼群远远甩在身后。有时面对紧追不舍的秃鹰,它们宁可跳崖跃涧,在危崖上与秃鹰缠斗,不惜一起跌落深渊,骨碎血溅。

⑥极耐寒冷的松林,仍然不是青羊的停留之地,青羊还在更高的地方。他们向着更高处的岳桦林和高山冻原进发了,那里有千年不化的冰雪,生长着紧贴地面的苔藓和萱草。向导说,青羊不会下到更低的地方,习惯了生活在高山上的动物,已经适应了贫瘠的生活,它们都有一副铁肚肠。

⑦他想象着,那些青羊在岳桦林里的灌木带和森林边缘,啃食矮小的崖柳,刨出雪被下的野菠菜和紫云英。他突然无比心疼起那些青羊了,尽管他们从未谋面。他越来越想知道青羊的模样,想看到那群披着青苍锦缎的生灵,如一个个舞蹈的魅影,攀上暮雾缭绕的山顶,畅饮魂牵梦萦的泉水。

⑧很快,他们在向山顶进发的时候,被一座高大的岩石拦住了去路。他用工具钩住岩顶往上攀登,扳住一块岩石尖角,试着用脚勾住另一块岩石。可是他一脚从松脆的岩石上踩空,整个人像一只被猎人拎着耳朵的野兔,吊在半空中荡着。就在他荡向岩壁的时候,他看见岩壁上有层层细小的颗粒,多年研究动物的经验告诉他,那不是岩石,那是一座石化了的粪堆。

⑨他兴奋极了,吊着慢索,又一次荡过去,紧紧抓住那块岩壁。他终于看清了,难以计数的小真球凝结成一块巨大的岩石,一道道年代的纹理上,还能看见细碎的草茎。他难掩心中的狂喜:这是一座堆积了千年的粪堆!除了青羊,没有生物能留在这样的绝顶之上,如果这是一座青羊粪堆,那么千百年来,一定有无数的青羊曾在这里留下消息。

⑩他用力攀上了岩顶,发现脚下坚硬如石,刚才的狂喜慢慢退去了温度。他知道,这座粪堆已是半石化状态,也许最后一只青羊,早在多年前就已离开,他怎么可能找到青羊呢?

⑪走在前面的向导突然喊了一声,原来,他发现在岩石之上,有一条通向峰顶的小径,那条小径被磨得光滑圆润,清晰可辨地印着动物蹄壳的形状,仿佛传递着某种讯息。向导断定,这是一群青羊留下的蹄印。

可是放眼望去,极顶之上只有一片亘古的寂静。高山像一只巨手,擎举起一池碧蓝湖水,池周十六座高峰威仪如剑,仰头问天,猎猎迎风。这让他想起一百年前的那个人,初登山巅,为天池十六峰命名时描摹的情景:池水四围,白沙环绕,绚纹如线。余初临天池,天气忽阴忽晴,始闻雷声,继闻鼓声。霎时雾起,眼前一物无所见。少焉,雨止天晴。百年前,那个人立于山巅之上,脚下踏着青羊的足印,满怀豪情地吟诵过:辽东第一佳山水,留到如今我命名。

⑬此刻,他也站在这片峰顶之上,望向远处十六座山峰,映着暗紫天色,朦胧成一个个青苍巨影。在薄雾凛凛间,有一队灵动的魅影,正鱼贯攀上山巅,几至云端,转瞬即隐入烟青色的山岚间。

(取材于蒋冬梅的文章)


注:那个人指刘建封。1908年他对长白山及周边地区进行勘察,为天池十六峰命名。
15.文章以《青羊》为题。借助攀登者“他”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青羊的生存面临哪些挑战?
16.阅读文中两处画线的环境描写句,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作用。
17.“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小说内容说出你的认识。
18.文章第①段说“真正登山的人,为的不是高度”,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1-17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删去临摹手一双”》,完成下面小题。

删去临摹手一双

①宋人赵广,是著名画家李公麟的书童。李公麟精于画马,形神兼备,富于变化,久负盛名。李公麟每次作画,总把赵广带在身边,久而久之,赵广的画马技艺日趋成熟,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明人于谦,仰慕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将他的画像悬于自己座旁,并做赞词孤光大节,万古修传,我瞻遗像,清风凛然,后来他也成为了世所仰望的民族英雄。

②这些人的成功,模特功不可没。那么,有模特意识,也有好模特,是否就一定能成功呢?答案是否定的。邯郸学步,诚惶诚恐,却贻笑大方;东施效颦,用心良苦,却添丑陋;赵括熟读兵书,不知变通,一败涂地。模特无过,过在学者囫囵吞枣,死搬硬套,自己走了样,也变了味。

③京剧表演艺术家郝寿臣对徒弟袁世海说:你要把我捏碎了变成你的,不要把你捏碎了成为我的。这个捏碎说一语中的。然而,当下却有更多人实行拿来主义,装得如出一辙,学得惟妙惟肖,做得以假乱真,俨如当今的综艺模仿秀,只是逗乐而已。或如京剧《龙凤呈祥》的贾化,捡到盘中都是菜,什么武器都往身上挎,浑身累赘,却是一样不通。

④正如著名画家齐白石所说: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成就自己就要有自己。他还说: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他说的当然不是不学习借鉴,而是强调决不可丢了我家二字。吴冠中在指导青年画家时也曾表达过相似观点: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会找到自己。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仰慕大师,不盲从大师,对大师的鞋,能穿能脱,方得真谛,方有自由翱翔。

⑤清代大画家、诗人郑板桥画竹之论,则更进一层:"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胸有成竹,胸藏万竿凭吞吐;胸无成竹,千姿百态任挥洒。这里头有思想、有境界,更有功夫。

⑥总之,______________,这才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人生万事须自为,珪步江山即寥廓。人生的每一步都要靠自己去走,哪怕每次仅迈出一点点,长久积累,也能走出一片广阔天地。

(取材自王晓河同名文章)

19.根据你对全文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0.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宋人赵广等人的事例阐释了“要想成功,必须有一个好的‘模特’”的道理。
【乙】“捏碎说”强调的是要学习优秀的人,成就自己,但亦步亦趋做跟屁虫,难有出息。
【丙】吴冠中指导青年画家时的观点与齐白石相似,他强调不能盲从大师,要找到自己。
21.在论述过程中,文章常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如关联词、设问句等。试从第②~③段中找到这类词句,具体分析。
2024-01-17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请以“我很___________,但我做的事很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4-01-1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3. 如果你拥有一位机器人伙伴,他(她)渊博,内存藏书上百万册;他(她)忠实,永远不会背叛朋友;他(她)幽默活泼,总能让你豁然开朗;他(她)恪守信条,绝不做违背道德、违反法规的事……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她)只说真话。你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


请以“我的机器人伙伴”为题目,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4-01-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40.65字音  字形  成语和熟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提炼与概括
二、名句名篇默写
5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诗歌鉴赏
6-70.65诗歌鉴赏
四、文言文阅读
8-100.4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五、名著阅读
110.65《水浒传》  描写方法
六、现代文阅读
12-140.65非连续性文本
15-180.4小说
19-210.65议论文
七、作文
220.65半命题作文
230.85全命题作文  情境作文(联想与想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