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小学语文综合库 > 阅读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课内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8716837
课内阅读

【甲】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说什么了。

【乙】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1.【乙】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A.解释说明B.递进C.转折
2.这两个片段对父亲的描写采用了(       )(多选)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D.心理描写
3.从“坚决”“安定”“沉着”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父亲____的革命精神。
【知识点】 课内阅读解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课内阅读。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文中有一处省略号,它的作用是________;有一处破折号,它的作用是______
2.说说你对“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指的是_____________
4.“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指的是____________
5.“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句中的“这个”指的是________。“歧途”指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__
2018-01-08更新 | 2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课文《灰雀》片段,完成练习。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1.(1)选一选。(画“√”)
“没……我没看见。”男孩说的话应读出(吞吞吐吐   镇定冷静)的语气。
(2)下文中有一句话提示了男孩会有这样表现的原因,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下列哪句名言与文中列宁对男孩的做法和态度比较接近?(       
A.二人同心,其利断金。B.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C.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D.人心齐,泰山移。
3.根据片段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上“√”,错误的画上“×”。
(1)从列宁与男孩的交谈中,可以发现灰雀的消失和男孩有关。(      )
(2)列宁的自言自语,是在批评男孩抓走了灰雀。(      )
(3)男孩三次说灰雀“会飞回来”,说明他已经下定决心,会还灰雀自由。(      )
2020-10-21更新 | 11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课内阅读。

《燕子》节选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下列小标题中最适合用在选文第一段的是(       
A.燕子外形图B.春光燕子图C.燕子飞行图D.燕子休息图
2.从“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我们体会到(       
A.风非常大,湖面都泛起涟漪。B.燕子飞行速度快,很轻盈。
C.燕子飞行时非常欢快。D.作者喜欢波光粼粼的湖面。
3.文中描写燕子飞过的地点,依次是(       
A.天空——稻田——高柳——湖面B.天空——高柳——湖面——稻田
C.天空——高柳——稻田——湖面D.高柳——天空——湖面——稻田
4.文中“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中的“横掠”能否换成“横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25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