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下) >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是封建时代所采取的相对公平的选拔形式。

材料二:科举制的发展和演变

时期唐太宗时期武则天时期唐玄宗时期明朝
措施完善科举制诗赋

材料三: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维民所止”,这本来是《诗经》上的,可硬是被告密说“维止”二字是“雍正”去了头,雍正于是钦定了“大逆不道”的罪名,株连的范围也极为广泛。


(1)结合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请你结合科举制度方面的知识把材料二中表格①②的空白内容补充完整。
(3)从材料三中查嗣庭被杀的原因可推断清朝统治在文化方面具体实行了怎样措施?
(4)结合明朝改变科举制度与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体现了封建统治怎样的意图?其弊端是什么?
2023-07-16更新 | 20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特点有:其一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其二是对内与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材料二:


材料三:实物资料



(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二中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一的哪个特点?请用明清的两则史实证明这个特点。
(2)材料二中图1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2情境发生在1662年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怎样的政策?
(4)概括上述措施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并发表你的感想。
2021-04-05更新 | 14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描绘的是唐代前期十分流行的中亚胡旋舞。“禄山胡旋迷君眼”“贵妃胡旋迷君心”的诗句也透露出这种舞蹈在当年的风靡。


     
(1)根据材料一,指出盛唐时期社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例唐朝史实说明该特征。

材料二:宋代与境外的经济交流,因西北疆域较之唐以前大幅退缩,传统的丝绸之路已在其控制之外。另外,由于经济重心南移——尤其向东南移动,对外贸易亦需随其腹地之迁移而转变方向、通道。故而宋代贸易最盛者,是东南海港的对外贸易。

——余蔚《宋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贸易最盛者,是东南海港的对外贸易”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15世纪初期的中国将领,几乎于葡萄牙人乘船绕过非洲抵达印度一百年前,就率领海军对印度洋做过七次远征。

——美国《百科全书》


(3)材料三提及的“中国将领”首次航行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最远到达哪里?

材料四: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勋爵托词为乾隆祝寿,向清朝皇帝提出通商传教等请求,全部遭到严词的拒绝。在乾隆给英皇的谕旨中也指出:“所请多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若将来船至浙江、天津,欲求上岸交易,守土文武必不令其停留,立时驱逐,勿谓言之不预”。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因素。
2023-08-24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