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 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和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20304456
自己和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如果有,应该如何改进?
22-23七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随着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不再继续上升;“碳中和”是指截至2060年,通过各种方式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抵消掉,实现“零排放”。下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与碳循环有关的三类生物的细胞,①至⑨表示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根据上述资料,据图分析相关问题:

(1)图中能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是______,其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根本措施是降低______过程。(请用图中数字符号填写)
(2)甲细胞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判断依据是其营养方式为______
(3)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除丙细胞代表的外,还有______等生物,它们主要营______生活。
(4)碳元素在⑥过程中,以______的形式传递。
(5)温室效应现象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恶化后果,请举一例______,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_____(至少答出2条)。
2022-12-26更新 | 6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

(1)如上图所示,向生物圈排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动植物的__________作用、微生物对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的__________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
(2)由上图可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只能依靠植物的__________作用。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__________到大气中。
(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量日益增加,已出现超过生物圈__________能力的趋势,通过人为干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是当务之急。
(4)为实现“碳中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__________。
A.爱护植被,大力开展植树造林B.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垃圾分类,回收处理D.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2022-06-14更新 | 9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相互抵消)。成都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倡导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都会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平衡。由图可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需经过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将其转化为有机物才能进入食物链。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像“碳循环”这样,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_____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在进行物质循环的同时也在进行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
(3)据图分析,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3-03-02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