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 单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5 题号:6467437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疟原虫种类繁多,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为疟原虫属,通称为疟原虫。本属生物中有四种疟原虫会使人类感染疟疾
资料二:疟原虫主要有蚊和人两类寄主,携带疟原虫的按蚊通过叮咬人而传播,引起疟疾寒热。疟疾流行广泛,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
资料三:有一种叫作奎宁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疟疾,但其对于疟疾的治疗作用仅仅是抑制,不能彻底治愈,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疟原虫对于奎宁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奎宁就越来越不起作用了。
资料四: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又叫黄蒿,是双子叶植物中菊科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传统中草药。屠呦呦的研究组率先用乙醚成功提取出了黄花蒿中的抗疟有效成分,将其命名为“青蒿素”。后来,青蒿素又有了其他化学合成的延伸品,如双氢青蒿素,它的治疔效果更好,全世界很多疟疾患者也因此受益
(1)由资料一可知,疟原虫与草履虫一样,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与细菌相比,细胞内具有______,属于真核生物。
(2)由资料二可知,疟疾是一种传染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______,主要的传播途径是______
(3)由资料三可知,随着时间的流逝,疟原虫对奎宁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这是因为在未使用奎宁之前,在疟原虫群体内由于变异,本来就存在具有抗奎宁能力的个体。在使用奎宁的过程中,普通疟原虫被杀死,而______的疟原虫则容易存活下来,由于生物都具有______现象,疟原虫的后代就普遍具有了抗奎宁的能力。
(4)黄花蒿在植物分类上与下列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
A.肾蕨        B.油松        C.向日葵        D.小麦
(5)跟疟疾一样,水痘也是一种传染病,给适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就能有效预防水痘的发生,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衣藻等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即可完成所有生命活动,如获取营养、排出废物、繁殖后代等。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矛盾——生殖和运动之间的矛盾。例如它们正在进行分裂生殖时,天敌来了,怎么逃命?
多细胞生物很容易将上文中的矛盾化解。团藻就只有两种不同的细胞:一种是体型小、长着鞭毛的体细胞,主要负责运动;另一种是个头大、无鞭毛,主要负责繁殖的生殖细胞。这样一来,生殖和运动这两个机能就不需要不断地暂停和切换了。
细胞的分工是生命演化历程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分工让生命爆发出了缤纷的多样性。
细胞分工带来了很多优势。比如人体的红细胞专门负责运输氧气,而且能力非常强。红细胞就像一个装满了血红蛋白分子的大口袋,在发育过程中,把细胞核彻底舍弃掉,腾出更多的空间装血红蛋白。分工还能促进细胞之间的密切协作。例如,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单个上皮细胞能力一般,但是它们通过紧密连接,像用砖头砌墙一样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密不透风的小肠壁。小肠上皮细胞间的协作,把吸收营养这个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1)衣藻与被子植物的结构层次相比,缺乏_________这两个层次。
(2)由材料可知,红细胞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细胞中将没有细胞核这一结构,舍弃这一结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具有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作用。
(4)人体内的细胞结构不同、分工明确,各种各样的细胞是通过_____________过程实现的。
2023-03-20更新 | 54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衣藻等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即可完成所有生命活动,如获取营养、排出废物、繁殖后代等;但同时也面临一个巨大的矛盾——生殖和运动之间的矛盾,例如它们正在分裂时,天敌来了,怎么逃命?
多细胞生物很容易将这个矛盾化解。团藻就只有两种不同的细胞,一种是体型小、长着鞭毛的体细胞,主要负责运动;另一种是个头大、无鞭毛,主要负责繁殖的生殖细胞。这样一来,生殖和运动这两个机能就不需要不断地暂停和切换了。
细胞分工带来了很多优势。比如人体的红细胞专门负责运输氧气,而且能力非常强。红细胞就像一个装满了血红蛋白分子的大口袋,在发育过程中,把细胞核彻底舍弃掉,腾出更多的空间装血红蛋白。分工还能促进细胞之间的密切协作,例如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单个上皮细胞能力一般,但是它们通过紧密连接,像用砖头砌墙一样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密不透风的小肠壁。小肠上皮细胞间的协作,把吸收营养这个能力发挥到极致。
(1)单细胞生物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这说明______
(2)根据材料可知,团藻属于生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______实现的,该过程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______
(4)“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单个上皮细胞能力一般,但是它们通过紧密联接,像用砖头砌墙一样固定在一起,形成密不透风的小肠壁”,这句话体现出的上皮组织的作用与植物的______组织的作用是相似的。
(5)人体内细胞形态多样,结构不同,分工明确,这是______的结果。
(6)衣藻与被子植物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有______
2021-12-11更新 | 174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时候,在视野中发现了一种能游动的生物,比草履虫个体小:呈绿色梭形,见图甲中的②.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该生物叫做眼虫,生活在有机物质丰富的水沟、池塘或缓水流中,温暖季节可大量繁殖,常使水呈绿色.

体呈绿色梭形,长约   60μm,前端钝圆,后端尖.眼虫的结构如图乙所示.眼虫体表具 有表膜(特化的细胞膜),身体前端伸出一条鞭毛,借助鞭毛的摆动进行运动.眼虫在运 动中有趋光性,这是因为在鞭毛的基部有一个红色眼点,能够感受光线,使得眼虫可以 随时调整方向,以便让身体的运动趋向光源.在眼虫身体中部稍后的位置有一个大而圆 的细胞核,生活时是透明的.在眼虫的细胞质内有叶绿体,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利用光 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可通过表膜吸收溶 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质.眼虫的生殖方式一般是分裂生殖.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它可以 利用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利用来进行 光合作用.在无光的条件下,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氧,然后排出二氧化碳.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图中①呈圆形、边缘大而黑、中间亮,判断 它是___,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说明操作中的哪一步出现了问题?___.将②所示的眼虫移至视野正中央,应把载玻片向___方移动.
(2)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物小组认为眼虫的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他们的判 断依据是眼虫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即都有_________
(3)眼虫用于运动的主要结构是___.当光源方向发生改变时,眼虫的反 应是___
(4)眼虫的生殖方式是___.眼虫生活所需的氧气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8-01-06更新 | 1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