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湖北恩施咸丰清坪镇民族中学九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湖北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6-04-28 23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 《梓里述闻》记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英国舰队侵入长江后,一直开到南京。 军舰来往于南通江面时,当地人惟恐英军登陆,纷纷下乡避难。这段记载反映了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阿古柏伯克传》的作者包罗杰说:“毫无疑义,这是近50年中在亚洲发生过的最值得注意的事件,同时这是一个多世纪以前乾隆出兵这个地区以来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所曾取得的最光辉的成就。文中的历史事件是(     )
A.林则徐虎门禁烟B.曾国藩兴办洋务
C.太平军抗击列强军队D.左宗棠收复新疆
2016-11-27更新 | 106次组卷 | 7卷引用:2016届湖北恩施咸丰清坪镇民族中学九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是通过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2019-08-25更新 | 12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徐州市沛县五中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真题 名校
4. 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2019-01-30更新 | 592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徐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5.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列强侵华手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经济侵略经历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在政治侵略上,清政府置于列强控制之下,对列强的话唯唯是诺,这种“以华治华”局面是在_______签订之后形成的。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D.《尼布楚条约》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6. 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富强起来
2019-01-30更新 | 95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青岛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有进步意义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0-22更新 | 180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中考名师推荐历史百日维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真题 名校
9.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活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活动
A.反映了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2019-01-30更新 | 516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武汉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
A.义和团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2021-06-23更新 | 15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届湖北恩施咸丰清坪镇民族中学九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1. 梅州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为准备一节“探究与实践”课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撤出瑞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力排终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B.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D.晴天霹雳太行头,英帅朱彭筹此役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83年前,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产生的历史作用是
①推动了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
②有利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③促进了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
④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A.①③B.③④C.①②③D.②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3.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顾国晖舆论谴责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疯狂扩充军备、制造“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华儿女要牢记历史,警钟长鸣。下列导致我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四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得出以下四个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019-05-16更新 | 27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4届四川巴中市恩阳区九年级4月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5.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
②我们要以希特勒为榜样,走民族复仇之路。
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④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谈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B.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C.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D.美国希望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十一”长假期间,明明从北京乘火车去包头,在京张铁路的青龙桥车站看到一尊铜像。这人曾在1905-1909年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代铁路工程专家。根据这些信息,请你判断一下这个人是(     )
A.詹天佑B.冯如
C.华蘅芳D.徐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下表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统计,指出表格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
1913年689家33亿27万多
1920年1795家50亿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C.民族工业打败了外国资本D.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暇顾及
2022-09-18更新 | 313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2年河北省邯郸市东部六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历史试卷(一)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9. “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中国近代“同文馆”最早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期间B.百日维新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D.民国建立初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生纱厂,他是( )
A.魏源B.左宗棠C.张謇D.张之洞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摘自人教网

(1)请你写出材料一图中A、B、C、D、E各代表的历史事件。

(2)请你写出材料一图中的B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标志着什么?

(3)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战略上相互配合,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请你从材料一图中A、B、C、D、E代表的历史事件中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正面战场________,敌后战场________。(填写字母)

(4)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为: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寇的侵略。请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5)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你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6)2017年是抗战胜利72周年,也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2周年。以史鉴今,请你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一个小建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20.65左宗棠收复新疆单题
3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40.64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50.65辛丑条约单题
60.94洋务运动单题
70.65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80.85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单题
90.64近代化的探索单题
100.65五四运动单题
110.85长征开始单题
120.8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130.65九一八事变单题
140.6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单题
150.65南京大屠杀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单题
160.85重庆谈判单题
170.65詹天佑与京张铁路单题
180.65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单题
190.94洋务运动的内容单题
200.65张謇及实业活动单题
二、综合题
210.94局部抗战时期  全面抗战的爆发及日军暴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