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四川 九年级 二模 2017-11-17 29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某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图所示的一些素材,由此判断手抄报的主题是(     
①戚继光抗倭
②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③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民族关系的发展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D.封建社会的危机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康熙、乾隆时期,丝织生产超过苏州、杭州的城市是(        
A.无锡B.广州C.南京D.松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令李鸿章伤感反省--洋务是纸老虎;让康有为、梁启超愤然上书--变法图强;使张謇暗下决心-- 实业救国的共同背景是
A.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4.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民主和科学这两应指(   )
A.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2016-11-27更新 | 1597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一五计划”超额完成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④土地改革开始
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2021-10-19更新 | 517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3月月考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017-11-16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
C.“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021-08-14更新 | 312次组卷 | 4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0.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①《权利法案》   ②《独立宣言》   
③《人权宣言》   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③
2019-01-30更新 | 118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四川遂宁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900年法国巴黎举行的世博会,你能看到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是(          
A.珍妮机B.蒸汽机C.汽车D.火车机车
2017-11-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下列关于“三角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17世纪中叶,西班牙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
D.“三角贸易”带来了亚非拉的经济发展
2017-11-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3.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两个大国”指(             )
A.美国与日本B.德国与法国C.英国与日本D.德国与美国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通过了《产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等70多个法案。这些法案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B.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C.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美国进入“黄金时代”
D.开创了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生活的范例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5. 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的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B.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推行杜鲁门主义D.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16-11-27更新 | 122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的“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B.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C.国家名称发生变化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2017-12-11更新 | 26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届山东滨州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12历史试卷

二、辨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辨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下列各题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乾隆时建立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务。
错误:               改正:               
(2)平津战役的胜利,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错误:               改正:               
(3)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
错误:               改正:               
2017-11-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以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倭逼于东南,俄环于西北”。面临来自陆、海防务的双重威胁,1874~1875年,清王朝内部发生了著名的“海防、塞防之争”。争论的结果,清政府选择了海防与塞防并重,即防日与防俄并重、西北与东南并重。但是在国力不振、朝政腐败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下,“两防并重”的战略并没有得到真正实现。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的知识,指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加强“海防”、“塞防”的有关史实。

材料二     ……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毛泽东


(2)请举出“我们城内插旗”失败的一个事例。 “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3)材料三所说的抗日战争开始和取得胜利的标志各是什么?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
2017-11-1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世界格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种力量对比态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后分赃构格局】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地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被称作什么格局?这一格局是被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而彻底打破?
【战后聚会定格局】

材料二   会议实际上划分了二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哪年召开的?会议决定战后对德国如何处置?
【经济发展看格局】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世界的走向。


(3)材料三中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2017-11-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1924年6月,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简称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            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3)1947年6月底,依据中央部署,              、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4)为贯彻                      ,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5)1982年,                      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               (填会议名称)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17-11-1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五、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名校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变化的中国】

材料一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人”。


(2)材料二中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光辉的历程】

材料四


(4)图一反映的史实对中国革命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5)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6)通过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中共“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开始于哪一事件?

材料五   也许我们应该把1989年看成是20世纪的结束,而将1978年看作是21世纪开始的标志。1989年首先是属于欧洲的,而1978年纯粹是中国时刻。


(7)由材料五及所学知识,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视角来分析,为何把中国的1978年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8)为避免以后建设的失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你认为我党最值得坚持的真理性经验是什么?
2017-11-17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6
辨析题
1
综合题
3
填空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6,7,8,9,20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戚继光抗倭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2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30.65公车上书   张謇及实业活动单题
40.4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单题
50.85长征胜利单题
60.65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70.8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80.65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单题
90.65邓小平南方谈话单题
100.8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  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单题
110.65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单题
120.85教皇子午线和三角贸易单题
130.94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单题
140.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150.4马歇尔计划单题
160.85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单题
二、辨析题
170.65军机处  淮海战役  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
三、综合题
180.65洋务运动的内容  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190.6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210.4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南昌起义
四、填空题
200.65黄埔军校  挺进大别山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召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