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第九单元 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全国 七年级 单元测试 2018-04-08 21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作者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废分封立郡县B.设特务机构锦衣卫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明朝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其中政治上的措施有
①废丞相、创内阁
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③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④改革赋役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8-04-0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第九单元 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图片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应是(     
A.抗击外来侵略B.民族关系发展
C.中外友好往来D.君主专制强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之一,下列事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是(  )
A.春秋争霸B.赤壁之战
C.岳飞抗金D.清朝设置台湾府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6. 边疆治理一直为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重视。下列措施与下图书中记载的史实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
A.设置西域都护府B.设立宣政院
C.戚继光抗击倭寇D.实行金瓶掣签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7.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
①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②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清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④“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A.明朝国威的树立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2019-01-30更新 | 914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贺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0. 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伊犁将军B.宣政院
C.驻藏大臣D.乌里雅苏台将军
2019-01-30更新 | 569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3-201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A.创立八旗制度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议政王大臣会议D.设立军机处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2.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清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西藏 的管辖,在西藏设置的政权机构是(   
A.宣政院B.布政司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4)

13.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哪一朝代首创的哪一制度?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材料三废除的制度始于那个朝代?。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此基础上继承前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什么机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各地联合发行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纪念邮票,如下图:

(1)请指出上述纪念邮票应该发行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的历史地位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项目郑和哥伦布
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
航海次数7次4次
各次航海的船只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少3只,最多17只
每次航行人数约2.7~2.8万人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材料三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3)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从材料中可以感受到戚继光的什么精神?

(4)通过对郑和与戚继光事迹的学习,你认为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018-04-08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第九单元 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11,12,13,14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单题
20.85加强君权(明)单题
30.65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单题
40.65郑成功收复台湾单题
50.65清朝设置台湾府单题
60.8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70.6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80.6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多伦会盟”单题
90.65郑和下西洋单题
100.94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110.85军机处单题
120.9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单题
二、综合题
130.64 明朝的统治
140.65戚继光抗倭  郑和下西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