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湖南 八年级 期末 2020-01-21 24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B.香港岛
C.台湾D.辽东半岛
2019-01-30更新 | 2089次组卷 | 223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中学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攻占北京,抢劫并烧毁圆明园D.获得大量赔款
2023-08-12更新 | 79次组卷 | 125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省宣城经济开发区金坝中学九年级中考选择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金田起义B.《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D.《资政新篇》
2023-09-05更新 | 668次组卷 | 9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9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奕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C.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A.开埠通商B.索取赔款C.割占土地D.开办工厂
2022-10-18更新 | 394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1.4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理解最合理的是
A.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战后列强获得贸易特权
C.战后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侵华方式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如下图是北京大学的校徽。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据下图可知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
A.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B.保护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保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D.解除中国军队的武装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9. 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A.民国12年B.民国13年C.民国14年D.民国15年
2019-01-30更新 | 797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滨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广州起义
B.萍浏醴陵起义
C.安庆起义
D.武昌起义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义和团运动时期
2023-11-24更新 | 132次组卷 | 8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等B.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C.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13. 95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9-01-30更新 | 84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重庆卷B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创作背景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的结束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17-09-14更新 | 43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争。关于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广东,广西
D.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A.发动武昌起义
B.领导南昌起义
C.发动秋收起义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019-01-30更新 | 1878次组卷 | 118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盐城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并已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上述材料表明红军长征的原因是(  )
①国民党进行第五次“围剿”②中央苏区物资匮乏,兵力减少
③敌强我弱,实力悬殊④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指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C.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D.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2021-02-02更新 | 394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6-2017学年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纽约《先驱论坛报》赞扬道:“华军之胜利,即为同盟国之胜利,并使民主集团认识此次之胜利,为最合时机,且确信全球抵抗侵略之战争,为一不可分性之整个战争,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之胜利。”材料中的“华军之胜利”是指(  )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2020-01-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不包括(  )
A.建立抗日民主政权B.没收地主的土地分农民C.实行减租减息D.发展生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A.正面战场抗战B.敌后战场抗战C.八路军与民兵抗战D.全民族抗战
2021-08-30更新 | 13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苏州田家炳实验初中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建立独立富强的新中国D.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3. 下表是中国近代前期商办企业统计表:(  )

统计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②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的推动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0-01-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4.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2019-01-30更新 | 668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  )
A.《申报》B.《解放日报》C.《民报》D.《中外纪闻》
2019-01-10更新 | 230次组卷 | 19卷引用:【市级联考】甘肃省定西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材料三: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囻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从材料三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请你说说井冈山道路的具体内容?(三个方面)
2020-01-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国家独立自卫之途有二:一曰防守主权线,不容他人侵害;二曰保护利益线,不失形胜地位。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土是也;何谓利益线,同我主权线安全紧密相关之区域是也。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外交政略论》(1890年)

材料二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攴那。

材料三 1929年至1931年间,对外贸易减少了近50%,农民以往靠养蚕来增补微薄的收入,这时国向萧条中的美国出口的丝织品的数量急剧下降而受到严重伤害。城市工人也相应地遭受装着失业的痛苦……依赖外国市场是日本处于困境的根源。日本应征服一个使日本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的帝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中国驻屯军是侵驻天津一带的日本军队。条约规定“留兵驻守”的目的在于“保京师至海(山海关)通道无断绝之虞。”……以宛平城、卢沟桥为攻击点的“军事演习”日益频繁地举行,以上一系列备战和寻衅表明日本军国主义为正在抬头的“对华一击论”挑起侵华事端而点燃火种打开了绿灯。

——《日本大陆政策史》

材料五 朕命令朕之臣民立即放下终止敌对行动,放下武器,并诚实履行投降文书之一切条款以及帝国政府及大本营所发之一般命令。同时,将《投降文书》作为“政府和大本营的布告”予以公布。至此,正式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大陆政策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日本大陆政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如何“保护利益线”的?这一行为的结果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请用史事说明。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日本征服满蒙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条约”指什么?材料五中,你认为大陆政策“彻底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3)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你是如何看待日本侵华战争的?谈谈你的看法。
2020-01-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2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30.6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40.85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单题
5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60.8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70.8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80.85辛丑条约单题
90.85中华民国的创建 单题
100.8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单题
110.85二次革命和军阀割据单题
120.85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  五四运动单题
130.94五四运动单题
140.6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150.85北伐战争单题
160.6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170.65长征开始单题
180.6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190.85武汉会战单题
200.8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单题
210.65七七事变  百团大战单题
220.85重庆谈判单题
230.85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单题
240.65社会习俗的变化单题
250.85报纸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270.65辛丑条约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