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 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 科举制的完善(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92103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哪些影响。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三: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目,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3)历史上称材料二中的“全盛日”是什么?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它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材料二:它在此后历朝历代得到了发展,明朝时期,它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发生巨大变化,逐渐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上述材料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制度? “它”产生于哪个朝代?
“它”在唐朝和宋朝各有何发展?
明朝时期,“它”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何变化?
2018-03-03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触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2)这则材料反映出了唐朝什么样的景况?

材料三:贞观年间,一位吐蕃赞普统一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朝把一位公主嫁给他。

(3)材料三中的“公主”指的是谁?材料中反映的唐蕃和亲有什么意义?

2019-05-13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个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描写的“盛世”名称。“公私仓禀俱丰实”得益于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推广,写出唐朝发明和推广的重要生产工具商。

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医物《及第谣》


(2)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三: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

——《开放与兴盛的唐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唐朝文化“大出大进”的特点(各一例)。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朝兴盛的原因。
2022-08-14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