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开放交流促进文明繁盛、人类进步,封闭保守阻碍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主要是通过哪一陆上交通道路实现的?这一道路的开辟与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材料二   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输入中国的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中外历史纲要》(上)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为管理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了什么机构?

材料三   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

——《中外历史纲要》(上)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清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

材料四   2013年,“一带一路”进入世界视野。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政策沟通不断深化,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取得了丰硕成果。到20231月,已经有15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摘自部编历史八下《中国历史地图册》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2024-03-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虎林市实验中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 . 文明交流

材料一   2007年“南海号”沉船被整体打捞出水,它的发掘填补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研究的空白。下面是“南海号”沉船及部分出水文物。

①沉船船舱结构②银铤凝结物③伊斯兰风格带绔④船舱内的大量瓷器
木船两舷为多重板搭接结构,现存的船体结构复杂,有些货舱存有水平分割结构根据船上携带白银货币数量巨大的特点,考古学家推断此次出行兼有较多采购目的出水的伊斯兰风格带銬(kuǎ),与出土于大伊朗地区的1013世纪黄金饰品风格相近船舱内码放的瓷器,大约16万件,来自江南景德镇等各个窑,器形包括壶瓶、罐、碗、盘、碟、炉等

——摘编自李岩《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世界历史发展大事记(部分)



(1)依据材料一、任选两件文物,分别说明其反映的南宋时期社会状况。
(2)指出引发材料二所示史实出现的标志性事件。选择材料二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3-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辉煌的历史】祖国的强大,身为国人无比自豪,古代的中国绝大部分时间是以一个强盛国家的形象屹立于世界东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在政治上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使得唐中期的朝政趋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和恢复奠定了基础。……在鼎盛时,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据保守估计,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

——摘自百度百科

(1)材料中的“鼎盛时”指的是哪一治世局面?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唐玄宗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提倡文教?

材料二:由于唐对世界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覆亡后,外国人对中国人称为“唐人”的习惯一直未变,从宋元直至明清都是如此。直到目前,老一辈的华侨仍喜欢自称“唐人”,称中国为“唐山”,至于华侨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这几乎举世皆知。

(2)试列举一例唐代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用唐代对日本影响的史实,佐证材料中“唐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观点。

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这里可理解为“先进”“领先”的意思)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3)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发展领域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指的国家”。(至少两例)

材料四:古代中国统一的疆域范围越来越广,最终凝聚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在元代达到极盛疆域。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统一的意义(或地位)。为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哪一管理制度?
2024-03-03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文明对外交流史可以说如史诗般波澜壮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政府为官的外国及外族人有数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入朝为相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留居唐朝五十年,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唐朝生活的外国人之中,僧侣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鼎盛时期的唐朝对宗教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不仅佛教徒大量涌入,袄教、景教、伊斯兰教都有众多的教徒在长安一带活跃。

——摘编自罗威尔主编的《知中·洋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流繁盛的表现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代进出口货物达410种以上,按性质可分为宝物、布匹、香货、皮货、杂货、药材等,单是进口香料,其名色就不下百种;宋代海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5个市舶司;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述,宋代海船可乘五六百人以上,海船很多,据推断,福州一地就有300余艘宽一丈二尺以上的海船。

——摘编自新华网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深远影响?
2024-03-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乡土文化的学习是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岭南建筑既是中华民族建筑代表之一,也是广东的重要文化符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岭南建筑案例

A建筑相关图片说明
案例1
外国画家绘制的明清时期怀远驿

宋代在广州设立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一一市舶司,同时建立来远驿,接待外国使者。明代改设怀远驿。清前期,裁撤怀远驿,代之以广州十三行夷馆。

案例2
广州的潮州会馆

会馆出现于明朝,是同乡或同行业者的联络机构,兼具祭祀议事、沟通信息、照顾贫病、寄宿读书等功能。随着商帮的出现,会馆成为商帮的活动场所之一。如潮州会馆在广州、苏州、北京等地出现。

材料二   秦汉以前岭南多见干栏式木构建筑,未见有瓦件出土,秦末汉初岭南各地建造的一批高台建筑,显示出当时技术的飞跃及形制,材料受中原影响的烙印,隋唐岭南建筑在融进中原建筑体系的同时呈现不同的地方特色,如广州在城边设立外商居住的蕃坊。北宋政府颁发了《营造法式》后,岭南宋元建筑设计趋向规范,技术水平接近中原并有所创新。

——摘编自陈泽泓《南国杰构》


(1)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个案例,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秦至宋元时期岭南建筑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变化的历史原因。
(3)选择一处上述材料之外你熟悉的中国历史建筑,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
2023-10-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7 .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理藩院
8 .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下,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高屋建瓴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西方的交往由来历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班固《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南宋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在北宋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在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之后,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发展倾向表现得更为强烈

材料三: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四: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刘志达《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1)材料一中“然骞凿空”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当前我国哪一重大倡议与这一事件密切相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科技条件。写出宋朝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海外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在郑和远航过程中,哪一发明为其指明了航向?
(5)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
2023-09-1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过文物了解历史(如图)


材料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的商船最远到了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南宋的财政收入中海外贸易占重要地位。

——摘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在十五世纪,明朝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此后),并穿越大西洋发现美洲。

——引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五:他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他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将①②③的文物匹配到相应的主题(填写序号即可)。
主题名称放入文物
生产工具进步
社会风气开放
民族交融加强
(2)根据材料二图中的信息,写出唐朝与A、B两地交往的史实。“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指的是南宋时期南移完成。
(3)根据材料三,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在海外贸易中提供技术支持的是材料一中的哪个文物?(填写序号)宋朝出现的最早的纸币是材料一中的哪个文物?
(4)材料四中“七次大规模远洋”指的是什么?最远到达哪里?有什么意义?
(5)材料五中“他”是谁?请用一句话评价他。
2023-09-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五中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古沉船“南海一号”是研究宋代海外贸易的重要史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枢密院B.广州十三行C.市舶司D.县衙
2023-09-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