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据日前报道,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两年后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决定立刻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
资料二: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将长期残存体内。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可能被富集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对DNA产生影响,并造成基因损害。如果福岛核电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十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
(1)海洋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___组成。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_____________。(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3)放射性物质可能影响人类的DNA,造成基因损害。由此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填“可遗传的变异”或“不遗传的变异”)
(4)放射性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富集,最终作用于人类,上述材料体现了_____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_____________,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5)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你以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庆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以植物的汁液(主要是蔗糖)为食。为有效防治蚜虫,科研人员对扁豆植株的抗虫性进行了研究。在种植两个品种的扁豆时发现,大量的蚜虫寄生在果实颜色为绿色的扁豆植株上,而在相邻的紫色扁豆植株上仅有少量。蚜虫为什么不选择紫色扁豆植株呢?
假设一:蚜虫对扁豆植株的选择与扁豆果实颜色的刺激有关。
实验一:
①取两个相同的透光玻璃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每个装置内均放入两棵生长状态相同的扁豆植株,一株为绿色扁豆植株,另一株为紫色扁豆植株。
③将甲、乙装置分别放在两种实验环境中,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分布情况。
⑤实验重复3次。
(1)由于黑暗环境中蚜虫不能接受颜色的刺激,步骤③的两种实验环境应分别是___
(2)实验结果:甲装置中大多数蚜虫出现在绿色扁豆植株上,乙装置中大多数蚜虫也出现在绿色扁豆植株上,因此假设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进一步探究:是不是扁豆植株的某种成分影响了蚜虫的选择呢?经分析发现果实为紫色的扁豆植株中含有物质A,而果实为绿色的扁豆植株中没有,据此设计了以下实验:
假设二:蚜虫对扁豆植株的选择与物质A有关。
实验二:取丙、丁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液固定在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摄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结果如下:
组别
项目
丙组丁组
人工饲液一定量10%蔗糖溶液?
物质A不加物质A
实验结果平均摄食频率1次/小时18次/小时
平均摄食时间0.2分钟/次1.5分钟/次

(3)实验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___,为形成对照,表格中“?”处应填入___
(4)实验结论:大多数蚜虫不选择果实为紫色的扁豆植株是因其含有物质A。比较丙丁两组数据,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①丙组的平均摄食频率比丁组___;②___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招三模生物试题
3 . 沙漠中有的灌木常寄生在被称为猫爪藤的植物上,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分为 轻度、中度、重度。当干旱不严重时,三种影响程度的猫爪藤果实数相同。下图是干旱较严重时,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和猫爪藤果实数的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寄生灌木是影响猫爪藤生活的唯一生物因素
B.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受降雨量的影响
C.干旱较严重时,受重度影响的猫爪藤果实数最少
D.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进化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八年级二模生物试题
4 . 初二某班在劳动实践基地分到了自己的“责任田”,同学们摩拳擦掌,出谋划策,为打造独具特色的生物园地忙碌起来。
(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采访长辈,了解到影响蔬菜生活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水、肥、阳光、温度属于_______因素,害虫和杂草属于______因素。
(2)同学们清除杂草,有利于蔬菜生长,说明杂草与蔬菜之间存在着______关系。害虫与蔬菜之间存在______关系。
(3)天气炎热时,有的蔬菜缺水萎蔫,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4)蔬菜上长了害虫,同学们选择人工除虫,而不使用农药防治,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_。(写出一项即可)
2024-06-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B.凡事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生物的遗传现象
C.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024-05-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阿拉善地区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源头之一,防风围沙迫在眉睫。阿拉善SFF基金会发起了“一亿棵梭梭”项目,计划在十年间通过种植200万亩荒漠植被,以期恢复历史上的800公里梭梭屏障。
资料二:梭梭是一种独特的沙漠灌木植物,是中国二类濒危植物,平均高达2-3m,被称为“沙漠植被之王”。梭梭林是戈壁沙漠最优良的防风固沙植被之一,性耐干旱,喜沙性,耐严寒,有顽强的生命力,寿命可达百年以上。
资料三:菌草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带着他的科研团队进行长达十年的艰苦试验,在黄河阿拉善段成功种植了菌草3000多亩,使菌草成为沙漠里的绿色屏障。不仅如此,林占熺团队还发现菌草可在盐碱地快速生长,能有效改良盐碱地。
(1)影响沙漠中植物最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梭梭一般4月初开始萌芽,发育出新的枝条,这是_____组织的作用。
(2)如图,阿拉善“草-菌-畜”三态循环中的能量根本来源于_____,菌菇通过菌丝主要吸收肥料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扮演了_____角色。

(3)在阿拉善流传着“老鼠吃骆驼”的说法,老鼠啃食梭梭的根部,造成梭梭死亡,骆驼的食物减少,老鼠与骆驼的关系是_____。为了灭鼠,工作人员希望将银狐引进阿拉善,关于此治鼠方案的食物链是_____
(4)资料三说明生物能_____环境。普通草不能在盐碱地生存,菌草可以,菌草细胞液浓度大于普通草细胞液浓度。
2024-05-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二模生物试题
7 . 苹果蠹蛾是一类严重影响苹果生产和销售的蛀果害虫,其幼虫钻入果实内,造成大量虫害果,并导致果实成熟前脱落和腐烂。下列有关防治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卵开始孵化期和成虫羽化盛期喷施杀虫剂。
苹果蠹蛾成虫期,将装有性引诱剂(信息素)的小纸袋挂于果树枝头,以混淆和干扰雌雄蛾交配,从而减少产卵数。
苹果蠹蛾成虫期,在果园架设黑光灯,每天天黑以后打开,天亮以后关闭,及时清理收虫袋。
在果树的主干及主要分枝处束草、布环,人工营造苹果蠹蛾化蛹越冬的场所,诱集幼虫,集中销毁。
A.①和②利用化学防治的方法降低苹果蠹蛾的数量
B.②通过改变雌雄性别比例来降低苹果蠹蛾的数量
C.③中体现了苹果蠹蛾的生活受环境影响
D.与③相比较,措施①②④对苹果园环境污染少
2024-05-2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8 . 八仙花又名绣球,是人们喜爱的观赏花卉,主要用于庭院观赏、盆栽及鲜切花等。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八仙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对已经培育35天的长势良好的八仙花苗取材进行扦插,分别扦插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的4个花盆中;
②将4盆花苗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两个人工气候箱中培育,两个培养箱的相对湿度均为80%,一周浇水两次,温度分别设置为恒温21℃和26℃;
③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从人工气候箱中取出八仙花,观察结果如下:

(1)人工气候箱外层的箱罩应选择____(选填:透光;遮光)材料,本实验选用扦插繁殖八仙花苗的优点是____
(2)实验中两个人工气候箱内设置的不同温度属于____(选填:生物;非生物)因素。实验中为控制变量采取的措施有:____(一点即可)。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____。分析实验步骤,找出你认为的不妥之处并改正:____(合理即可)。
2024-05-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某兴趣小组利用U 形管、橡皮管铁架台、木本植物的枝条等设计了五个(如甲图所示)简易的装置,用于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本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
(2)根据乙图实验设计可知,①组的作用是_________
(3)在一定范围内,较强的光照提高了空气的温度和叶片的温度,分析①④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4)如果兴趣小组设置的简易装置(如甲图所示)放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会发现叶脉红了,而茎表面并不见红。怎样操作可以发现茎内运输水分的结构? __________
(5)利用兴趣小组设置的简易装置两个(如甲图所示),仅对枝条做一下简单处理,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0 . 去年暑期,王艳同学随同父母跟团到西藏旅游。刚下飞机不久,就出现了头痛、恶心、胸闷、气短等一系列“高原反应”症状。引发此症状的生态因素是(  )
A.温度B.氧气C.水D.阳光
2024-04-15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