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请结合文字描述和图示,分析并回答问题。
我是一个小细胞。
我一出生就穿着一件“铠甲”,它支持和保护着我;
我有一身“智能皮肤”,控制着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进入,没有用的排出;
我体内的“太阳能小工厂”可以制造出有机物;
我的生活也需要能量,它们都来自我的“动力车间”;
我把大部分水和酸酸甜甜的物质藏在大液泡中;
我聪明的“大脑”如同一个信息库,装满了遗传信息。

(1)根据文中描述,“我”应该是__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细胞。
(2)以上描述的“铠甲”指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细胞壁。
(3)“太阳能小工厂”指的是_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动力车间”指的是甲乙两图中的[④]______________
(5)细胞虽小,作用却大。除______________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024-03-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心血。正是由于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丝不苟地工作,才使得科学不断发展。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17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研制出能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用它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19世纪30年代,光学显微镜的制造技术明显提升,促进了人们对细胞内部结构的认识。
图甲为普通光学显微镜,图乙是动、植物细胞模式图。

(1)图甲中的①是显微镜的______,其作用是放大物像。
(2)图乙中[⑥]______能控制物质的进出,[⑦]______是细胞中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材料二:2017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中中”和“华华”,它们是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的灵长类动物。这标志着中国在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两只珍贵猕猴诞生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3)“中中”和“华华”都与B猴十分相像,这个实例说明______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4)制作细胞模型是学习细胞基本结构的一种方法。某学生尝试制作“中中”和“华华”的细胞模型,以下是他准备的材料及模拟的相关结构:A.塑料袋——细胞膜;B.琼脂和水——细胞质:C.绿豆——叶绿体;D.鲜葡萄——细胞核。其中不需要准备的一项是______(填字母)。
2023-12-2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