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阅读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细胞生物为了整体的利益,有时需要一部分细胞主动死亡,即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什么是程序性死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首先,在某些生物体中,部分细胞的死亡是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例如青蛙在发育过程中,要经过蝌蚪的阶段,依靠尾游泳。而在蝌蚪发育成青蛙时,四肢长出,尾却需要消失,这时尾巴上的细胞就要经历程序性死亡。
其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可以消除已经受损、老化或者已经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会将细胞内的病毒蛋白质的一部分呈现在细胞表面上,相当于告诉身体:“瞧,我这个细胞里面有这些病毒的蛋白质”,身体就知道这个细胞被感染了,发出信号,让这些细胞启动程序性死亡。
再次,在动物体中,总会有一些原因使得部分细胞变得异常,比如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复制出现错误等。这些异常的细胞通常也要经历程序性死亡。如果有部分异常的细胞不服从整体利益,不启动程序性死亡,相反却不受控制地生长和分裂,和其他正常细胞争夺资源,就会形成肿瘤。如果它们还能脱离原来的位置入侵其他组织,到身体的其他地方“安营扎寨”,那就是癌,即恶性肿瘤。动物身体内的循环系统能够输送细胞,给癌细胞的扩散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为什么植物不得癌症?主要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能够把细胞固定住,而且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不能输送细胞。
以上实例可以说明,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生物正常发育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机制。
(1)程序性死亡是_______(填“单”或“多”)细胞生物发育的重要机制,如青蛙的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细胞的_______过程增加细胞数量,通过细胞_______过程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还需要通过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主动消除_______部的细胞。
(2)根据文章信息,受损、老化或者_______(多选)的细胞无法在身体中正常存活和繁殖,而是会被机体清除掉。
a.遗传物质复制出现错误       b.被病毒感染       c.正常生长
(3)如果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能正常进行,可能会引发动物体形成_______,入侵其他组织会形成癌。植物不得癌症的原因是:_______
(4)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结构和_______的稳定,对生物具有重要意义。
2023-01-03更新 | 39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资料分析
资料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最终成功地从牛身上获得胚胎干细胞,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
资料2:白血病亦称作血癌,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发病率很高。白血病患者的肿瘤细胞能在血液中恶性增殖,并随血液扩散到全身。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帮助病人重建造血组织和受到摧毁的免疫系统,因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资料3: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下:取猴甲的一个卵母细胞a,把细胞核去掉,再把一个体细胞b与去核的a融合,构建克隆胚胎,然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乙体内,发育成克隆猴丙。
(1)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资料1中,胚胎干细胞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各种不同细胞群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皮肤属于___________
(3)资料2中,若两个肿瘤细胞同时进行分裂,经过三次分裂后,最终形成__________个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__________的变化最为明显。
(4)资料3中的融合细胞是在___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培养形成克隆胚胎的,克隆胚胎被移植到代孕母猴乙的子宫内完成发育。克隆猴丙的遗传物质来自细胞__________(填“a”或“b”),说明__________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遗传。
3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常见的双胞胎有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共用一个胎盘;异卵双胞胎是由两个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有两个胎盘。
2014年来自澳洲的一名28岁女性,怀孕6周的超声波检查结果显示,她怀上了一对双胞胎,影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一个胎盘,表明这对双胞胎应该是同卵双胞胎,但是14周的超声波检查让医生觉得困惑,影像中显示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而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在同卵双胞胎中的。
如何解释这对奇怪的双胞胎呢?他们极有可能是一个卵细胞与两个精子受精融合而成的(如图所示)。

首先,两个精子进入同一个卵细胞,形成一个异常受精卵,经过特殊的细胞分裂之后,形成了三种细胞,其中一种细胞包含来自两个精子的染色体,也就是说,它只包含来自父亲的遗传物质,没有来自母亲的遗传物质;而另外两种细胞,既包含来自父亲的遗传物质又包含来自母亲的遗传物质。在发育过程中,仅含有父亲遗传物质的细胞死亡,含有父母双方遗传物质的细胞继续分裂,之后分开为两个胚胎,形成了双胞胎,这称为“半同卵”双胞胎。
目前全世界仅发现两例“半同卵”双胞胎,有关双胞胎遗传学的研究还在继续。
请结合短文内容,分析作答:
(1)自然状态下,精子与卵细胞在___________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2)文中提到的这一例“半同卵”双胞胎是由异常受精卵发育而成。由图二到图三过程中细胞核1分裂成4和5,2分裂成6和7,3分裂成8和9,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会先___________,后均分,进入两个新细胞核中,确保新细胞核与原细胞核含有相同的染色体,若甲体内的染色体来自4和9,那么,乙体内的染色体来自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人的能卷舌(A)对不能卷舌(a)为显性,若妈妈能卷舌,孩子甲不能卷舌,乙能卷舌。据图可知,图二中细胞核1携带的基因为___________,孩子乙能卷舌的A基因来自于父亲的概率为___________
2021-06-25更新 | 89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
4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的最初几天只分裂不分化,这些细胞每一个都可以发育为完整生物体,这种未分化的细胞被称为多功能干细胞。随着胚胎的发育,多功能干细胞进一步形成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肝脏细胞以及其他所有类型的细胞,并且在人体内承担起不同的功能(如图)。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由多功能干细胞到多种类型细胞的过程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即分化之后的细胞不可能再回到未分化、多能性细胞的状态。
但有些科学家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位科学家提出假设:一个已分化细胞的细胞核中仍包含着控制它发育成生物体的全部信息,在特定条件下能回到未分化、多功能的状态。
1962年,他实施了一项经典实验,将一个青蛙卵细胞的细胞核替换为肠细胞的细胞核,这个改变了的卵细胞发育成了一只正常的青蛙(如图2)。这一实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次证实了一个分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回到未分化、多功能的状态。
起初,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不少科学家认为这完全不可能。但在重复实验的验证下,该结果最终被接受并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最终出现了哺乳动物的克隆,这位科学家成为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并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再生医学等研究陆续开展并取得了具有应用价值的成果。在未来,由创伤、遗传和衰老造成的组织、器官缺损、衰竭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医学难题都将有望得到解决。

(1)图1中A→D表示细胞分裂,在此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会先______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已知青蛙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6条,则新产生的每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应为______条。
(2)图1中D→E的过程表示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是细胞______的结果。其中,由许多肌肉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______
(3)图2的研究说明,一个已分化的、具特定功能的细胞在特定条下,可以返回到______状态。
(4)小明用下图解析青蛙的结构层次,请帮他补充完整:①______、②______

(5)下列研究成果,与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研究无关的是______(多选)
A.利用肌肉细胞等3D打印的能收缩和供血的心脏
B.利用有机高分子材料通过3D打印的人造耳
C.利用克隆技术克隆的灵长类动物——克隆猴
D.宇航员穿着的具有温度、压力、排泄物处理等功能的航空服
2022-12-10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1665年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以来,科学家对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
资料一: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主要观点是: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
资料二:为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人造皮肤,研制过程中需要将人的皮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资料三:我国科学家将高产奶牛的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取它的细胞核与移去了细胞核的普通奶牛的卵细胞融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细胞,然后,将这个细胞进行培养形成胚胎,并移入代孕母牛的体内完成发育,这样就诞生了克隆牛。
(1)细胞通过______产生新细胞,在这一过程中______的变化最为显著,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______是相同的。
(2)在研制人造皮肤过程时,要使培养瓶中的皮肤细胞活下去,需要向培养瓶中加入糖类,蛋白质、无机盐和氧气等物质,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这些物质需要通过______这一结构才能进入细胞,而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______
(3)根据资料三可知,克隆牛的产奶量与______(填“普通奶牛”、“高产奶牛”“代孕母牛”)相同,说明______控制着生物的发育与遗传。
6 . 资料分析
资料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最终成功地从牛身上获得胚胎干细胞,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
资料2:白血病亦称作血癌,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发病率很高。白血病患者的肿瘤细胞能在血液中恶性增殖,并随血液扩散到全身。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帮助病人重建造血组织和受到摧毁的免疫系统,因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资料3: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下:取猴甲的一个卵母细胞a,把细胞核去掉,再把一个体细胞b与去核的a融合,构建克隆胚胎,然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乙体内,发育成克隆猴丙。
(1)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资料1中,胚胎干细胞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各种不同细胞群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皮肤属于___________。当皮肤被划伤时,人会感觉疼痛,说明构成皮肤的组织中包括___________组织。
(3)资料2中,若两个肿瘤细胞同时进行分裂,经过三次分裂后,最终形成__________个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__________的变化最为明显。
(4)资料3中的融合细胞是在___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培养形成克隆胚胎的,克隆胚胎被移植到代孕母猴乙的子宫内完成发育。克隆猴丙的遗传物质来自细胞__________(填“a”或“b”),说明__________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遗传。
2023-03-15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并回答问题:
2018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成功,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的未分化细胞,因为它能产生生物体需要的所有类型的细胞,因此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
如果能控制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人们就可以利用干细胞培育人体的组织和器官,用于修复病损的器官,许多不治之症就可迎刃而解。

(1)骨髓移植能治疗白血病,健康人的骨髓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类型的血细胞(如上左图所示),这一过程属于细胞的______
(2)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______的根本原因。
(3)受精卵被称为“全能干细胞”,主要原因是它能产生生物体需要的______的细胞。
(4)上图所示的是受精卵发育成人体的过程。由图可知,甲细胞通过______形成乙,在此过程中,__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由甲形成丁,细胞需要经过______等三个过程。
8 .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离不开科学家们共同参与、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维萨里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发现心脏有四个腔,肝脏有两叶,血管起源于心脏而不是肝。
资料二:比夏经过对心脏、肺、胃等器官的解剖观察,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
资料三:1665年,罗伯特·庞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木栓组织由许多规则的小宝组成,并把“小宝”称为细胞,其实“小宝”是细胞的空壳。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也观察到细菌、红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等不同形态的细胞。
资料四:施莱登通过观察植物组织,发现组织是由细胞构成的,且细胞中都有细胞核,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施旺发表的《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搬研究》中指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资料五: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58年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断细胞”。
(1)维萨里通过尸体解剖研究,从________层次上揭示了人体的结构组成。从结构层次上分析,流动在血管和心脏中的血液属于________
(2)你认为资料二中比夏研究的心脏由哪些组织构成________
(3)资料三中罗伯特·虎克观察木栓组织时发现的细胞“空壳”是________(填结构名称)。列文虎克观察到的细菌和口腔上皮细胞在结构上主要区别是细菌________
(4)资料四中施莱登观察植物组织时,发现细胞中除细胞核外还有哪些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共同具有_______
(5)资料五中科学家不断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请你写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_______________
(6)细胞学说的发展史给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资料分析
衣藻等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即可完成所有生命活动,如获取营养、排出废物、繁殖后代等;但同时也面临一个巨大的矛盾——生殖和运动之间的矛盾,例如它们正在分裂时,天敌来了,怎么逃命?
多细胞生物很容易将这个矛盾化解。团藻就只有两种不同的细胞,一种是体型小、长着鞭毛的体细胞,主要负责运动;另一种是个头大、无鞭毛,主要负责繁殖的生殖细胞。这样一来,生殖和运动这两个机能就不需要不断地暂停和切换了。
细胞分工带来了很多优势。比如人体的红细胞专门负责运输氧气,而且能力非常强。红细胞就像一个装满了血红蛋白分子的大口袋,在发育过程中,把细胞核彻底舍弃掉,腾出更多的空间装血红蛋白。分工还能促进细胞之间的密切协作,例如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单个上皮细胞能力一般,但是它们通过紧密连接,像用砖头砌墙一样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密不透风的小肠壁。小肠上皮细胞间的协作,把吸收营养这个能力发挥到极致。
(1)单细胞生物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可知,团藻属于生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________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样就保证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4)“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单个上皮细胞能力一般,但是它们通过紧密联接,像用砖头砌墙一样固定在一起,形成密不透风的小肠壁”,这句话体现出的上皮组织的作用与植物的____________组织的作用是相似的。
(5)人体内细胞形态多样,结构不同,分工明确,这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6)衣藻与被子植物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有________________
2022-02-18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海兔,别名海蛞蝓(/kuò yú/),属软体动物类腹足纲(MolluscaGastropoda)。两种海蛞蝓(Elysia marginataElysia atroviridis,缘边海天牛和缘深海天牛)能在自行断头(自切)后重新长出心脏及其他身体器官。
科学家猜测这可能与它们的盗食质体能力有关,这两种海蛞蝓都可以利用光合藻类生存。海蛞蝓具备盗食质体能力,可以整合所食用的藻类中的叶绿体。失去捕食能力的动物能通过整合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科学家表示这种自切可能是海蛞蝓应对寄生虫感染的一种方式。所有发生自切或自溶的个体都有寄生虫(至少在Eatroviridis中是这样的)。在Eatroviridis中,寄生虫主要占据在身体大部,终生抑制其繁殖能力。自切很可能会提高宿主的繁殖成功率。
一直以来,这些神奇的现象也给科学家们在再生医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带来启发。海蛞蝓可能是已发现的最有价值的试验对象之一了,同时它们也具有成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潜力,对于人们了解身体重塑背后的遗传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海蛞蝓保持其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______
(2)两种海蛞蝓Elysiam arginataElysia atroviridis的学名中相同部分表示了其在生物分类上属于共同的______,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______
(3)海蛞蝓再生过程中,细胞通过分裂不断增多,此时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
A.细胞核一分为二             B.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
C.细胞质分成两份             D.形成新的细胞壁
(4)自切后的海蛞蝓,消化系统尚未重建,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来自于______
(5)据文中信息,海蛞蝓发生自切行为属于______(选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021-05-06更新 | 3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下学期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