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的蒸腾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生物小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探究(如图1)。取一段透明软管,一侧连接注射器空筒,另一侧的处理分别为:

   

1组——插入带叶枝条;
2组——插入去叶枝条;
3组——不插入枝条。
向空筒中注入稀释的红墨水至2毫升刻度处,观察并记录液面变化。
(1)实验过程中,需将三组装置放在______等条件一致的环境中。
(2)静置15min,观察注射器中液面下降情况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式

液体刻度(mL)

实验前

15min后

液体减少量

1

带叶枝条

2

1.8

0.2

2

去除叶片的枝条

2

1.98

0.02

3

无材料

2

1.99

0.01

比较第1组和第2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第______组数据记录的是同样条件下,容器中液体的蒸发量。
(3)为进一步探究空气流通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对装置进行了新的改造,在固定板上加装一个微型风扇(模拟空气流通),如图2所示,标记为第4组。

   

①为确保实验准确,应选择上一实验中的______组与第4组进行对照。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注射筒中的液面刻度,第4组的液面______(“低于”或“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空气流通利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4)有小组想根据蒸腾作用的原理制作仿生加湿器。同学们已筛选几种材料,并完成初代产品,接下来要对该产品进行全方面的评估,请你从性能、外观等角度提出两条评价指标____________
2023-07-10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单元测试·基础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2 . 某校在“建设绿色校园”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有小组实施“利用小菜园为校园增绿”项目,为提高蔬菜的产量,进行了探究活动。
(1)同学们种植的小白菜生长周期约60天,幼苗出土20天左右移栽到实验槽进行相关实验。移栽时可以采取的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菜园采用滴灌方式浇水,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实验方案表

组别

水处理方式

小白菜数量

浇水频率

A组

物理增氧(利用仪器震动)

24株

1次/3天

B组

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

24株

1次/3天

C组

普通自来水

24株

a

①针对待研究问题,他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②实验方案表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组;“a”应为______
③图2、图3是部分实验结果,同学们将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原因是______。图2中三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______天。

④由图3可知,增氧滴灌能够提高蔬菜产量,推测原因是水中增氧有利于促进根的______作用,促进根对水和______的吸收。两种增氧方式中______增氧最佳。
(3)若要向菜农广泛推广上述增氧滴灌方式,你认为还需要做哪些研究______
2023-01-03更新 | 55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3 . 旱柳是北京这个缺水城市中广泛分布的绿化树种,兴趣小组同学对旱柳的蒸腾作用进行了研究。
(1)蒸腾作用为旱柳______(器官)吸收的水分在体内运输提供动力。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将旱柳叶浸入70℃的水中,可见叶上表面产生的气泡远少于下表面,推测叶上表面的______数量少,显微观察证实了该推测。此特点能一定程度上减少______散失,以利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
(3)如图1所示,旱柳一天内蒸腾速率变化的大致趋势是______,这与图2中[②]______细胞形状和大小的改变有关。

(4)通过查阅资料,将旱柳与北京地区常见的绿化植物玉兰、一球悬铃木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

树种

水分利用效率.mg.g-1)

单位土地面积日蒸腾量(mol-1m-2)

单位土地面积日降温量(℃)

单位土地面积增湿量(%)

玉兰

0.54

25.88

0.08

0.47

一球悬铃木

0.9

77.03

0.26

1.39

旱柳

1.26

108.73

0.34

1.96

根据上述结果,结合植物自身生长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说出绿化时选用旱柳的理由是______
2022-12-30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4 . 我国很多地方是世界沙棘天然分布的集中地和中心区,沙棘耐寒、耐旱、耐高温,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1)图1为沙棘叶片横切结构模式图,A上有一层很厚的角质层,气孔很少,这样的结构特点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___;B___________由排列紧密的圆柱状细胞构成,内含丰富的_________,能够制造大量有机物,供沙棘生命活动需要,沙辣叶的这些结构特点,使其更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2)水土流失的治理与沙棘根的生长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根的数量越多,长度越长。越有利于保持水土。沙棘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的_______区和_______区。
(3)科研人员发现:沙棘根的生长与土壤中水分含量有关,研究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据图可知,当土壤水分含量为_________时最有利于沙棘发挥治理水土流失的功能,判断依据是:_________。土壤水分含量与沙棘根生长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022-12-30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常言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末冬初,一阵微风过后,杨、槐、银杏等植物上的枯叶纷纷随风飞舞,飘落大地,这些植物称为落叶植物。松、柏等植物的叶却能禁得住恶劣环境的考验,在冬季仍然保持绿意,这些植物称为常绿植物。为什么有些植物会在秋冬季节落叶?常绿植物的叶真的不会脱落吗?
植物落叶的主要原因是到了秋冬季节,气温持续下降,雨水稀少,土壤中的含水量也随之减少,满足不了植物生长的需要。此时,叶细胞中会发生各种变化:水分不足、叶绿素被破坏、代谢速率降低等,叶片逐渐枯萎。同时,靠近叶柄基部的某些细胞也开始变化,形成离层(如右图)。离层区的机械组织不发达,细胞间相互游离,支持力量非常脆弱,因此稍受外力,枯叶便从此处断裂而脱落,甚至无风亦会自动飘零。叶片脱落后,植物的蒸腾作用程度大大降低。
松树、柏树等常绿植物的叶一般呈针形、鳞片形,叶面积小,角质层发达,叶表皮细胞小且细胞壁厚,具有较强的耐旱和耐寒性。因此在秋冬季,它们的叶风吹不落,经冬不凋。
其实,叶片都有一定的寿命,一般短于植物的寿命。每片树叶达到一定的年龄就要脱落,松柏也不例外。只不过松柏的叶生命周期长,可生长3~5年,脱落时又是互相交替,一般要在新叶出现以后,老叶才次第枯落,看起来好像不落叶一样,给人以四季常青的感觉。另外,叶在脱落前还会发生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再分配,这些营养物质转移至休眠的芽、茎、根和果实等部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营养物质流失。因此,叶的脱落并非是一个消极的过程,而是植物避免不良环境的危害,去除丧失功能的器官的一种策略。

(1)秋末冬初,落叶植物的叶柄处会形成______,其内部细胞相互游离,______组织不发达,支持力量脆弱,因此叶片容易随风而落。
(2)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上的______是水分散失的通道。蒸腾作用可为植物体内______的运输提供动力,同时降低叶片表面的______。秋冬季节,叶片脱落,使蒸腾作用程度降低,从而有利于植物______,以度过不良环境。
(3)下列选项与松柏叶经冬不凋、四季常青无关的是(      )
a.叶面积小,角质层发达,耐旱、耐寒性强
b.叶片交替脱落,一般新叶长出后,老叶才枯落
c.叶的生命周期长,直至植株死亡都不会脱落
2022-01-16更新 | 24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