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请根据以下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人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图1表示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过程;图2是心脏工作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血管,A~D表示心脏四腔;图3是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
   
1.下列关于图1所示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a由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表示二氧化碳
B.a进入肺泡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C.a在血液中主要依靠红细胞运输
D.b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2.下列叙述与图2所示心脏结构和功能,不相符合的是(       
A.图2表示心脏的左右心室处于收缩状态
B.a气体经过②肺静脉流入肺部毛细血管
C.A与C、B与D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
D.③表示主动脉,和左心室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
3.下列关于图2、图3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酶
B.②是胃,胃腺分泌的胃液能初步分解脂肪
C.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图2中[①]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
2 . 根据下图,回答以下小题:

1.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④是心脏的四个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④的壁最厚B.①与③不相通C.①与②相通D.①②位于心脏左侧
2.根据图示,下列心脏四腔与血管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连通静脉B.①③连通动脉C.②③连通动脉D.②④连通动脉
2022-11-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阅读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如图).80~90%的心脏骤停起因是心室颤动,结果是心脏无射血、组织器官血液灌注停止和猝死等。当心跳骤停时,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辅助以心肺复苏术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目前在很多人员流动密集的地方都已安装。

(1)右心室将血液通过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______
(2)一次心跳包括心脏一次的收缩和舒张过程。______
(3)心脏无射血并不会导致脉搏消失。______
(4)人工呼吸时,气体经口、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达肺部。______
(5)脑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部完成气体交换。______
2021-04-2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福建省百校联合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4 . 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血管及血流方向,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x”)

(1)A血管一定是动脉。( )
(2)若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A、C都是小动脉。( )
(3)A血管内一定流动脉血,C血管内一定流静脉血。( )
(4)B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
2021-07-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如图为心脏结构解剖图解,数字和字母表示血管或腔室。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d的壁最厚,收缩力强,参与体循环
B.肺循环的正确路径:b→②→③→c
C.若从①灌水,血液会从③流出
D.若扎紧⑤,从④灌水,水将从②流出
2021-06-14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二练生物试题(八年级)
6 . 下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
(2)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
(3)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
(4)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
2019-06-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平和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资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血液循环的发现是科学发展史上重大的成就之一。古希腊医生解剖尸体时发现动脉是空的(不知道血液都已流入静脉),故认为动脉内充满了由肺进入的空气。
2世纪罗马医生加仑解剖活动物,将一段动脉的上下两端结扎,然后剖开这段动脉,发现其中充满血液,从而纠正了古希腊传下来的错误看法。但是,加仑认为从消化道吸收的食物经肝门静脉运送到肝脏,在肝中转变成血液。血液可以在心脏的右心室流动到左心室,因为心脏左右腔的纵膈之间有无数连通的小孔,血液与空气混合也发生在心脏里。
直到16世纪,比利时医生维萨认真从事尸体解剖,才推翻了加仑对心脏结构的错误认识,明确提出心室中没有左右相通的小孔。维萨认为,研究活体现象的正确道路不是去问加仑曾经说了些什么,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本来是什么。维萨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也促进了近代生理学的诞生。
其后,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提出血液从右心室经过肺到左心的看法,即肺循环的过程。意大利博物学家西萨皮纳斯明确提出流向组织的血液通过动脉,流回心脏的血液只能通过静脉。同时期的解剖学家法布里奇乌斯提出瓣膜对血液流动具有一定的阻滞作用。
法布里奇乌斯的学生——英国医生哈维不受传统的加仑学说束缚,致力于用活体解剖的方法,从实际观察中研究心脏的活动及其作用。1628年,哈维发表《动物心脏及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从三方面论证了自己对血液循环的认识。一是,通过动物实验测算每次心脏收缩摄入大动脉的血量,只要半小时,心脏摄入大动脉的血量就相当于或超过全身的血量。这样大的血量绝不可能是同一时间内消化管所吸收的营养物质变成的,也不可能同一时间内储存在静脉中。二是,用结扎手臂的方法证明,血液是从动脉流到四肢以及身体其他各部分的。三是,哈维用手臂的静脉局部结扎演示了静脉瓣的作用,以此证明静脉瓣保证血液是向着心脏流动的。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他并不清楚血液怎样由动脉流到静脉,因为当时的显微镜还不完善,不能观察到动脉与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
哈维逝世后,随着显微镜技术的改进,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皮基观察到毛细血管,证明了哈维提出的血液循环的正确性。为纪念哈维作出的贡献,后人把1628年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作为生理学成为实验科学的里程碑。
(1)血液循环发现过程中,下列有关科学家及其贡献匹配正确的是(      )
A. 加伦发现肺循环
B. 维萨发现心脏左右不相通
C. 西萨皮纳斯发现静脉瓣
D. 马尔皮基发现体循环过程
(2)通过血液循环的发现过程可以领悟到(多选)(      )
A. 科学的进步不能迷信权威
B. 观察法是生物学重要的研究方法
C. 尸体解剖对研究毫无作用
D. 技术对科学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3)英国医生哈维是血液循环的发现者,他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实验1   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靠肘的一端有血管鼓起,在近肩部的一端上臂内有血管膨胀。
实验2   用探针从右心室伸入肺动脉,可以通畅地进入肺,用探针从上腔静脉伸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也很通畅,用探针从肺动脉伸入右心室很困难,从右心室伸入右心房也受到阻碍。
①实验1中,丝带下方鼓起的血管是_______,上端鼓起的血管是________
②实验2中,探针从肺动脉伸入右心室很困难是因为有_______阻碍,探针难以从右心室伸入右心房是因为有_______阻碍。
(4)哈维的实验证明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流动是_________的。
2018-06-09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心脏内充满血液,所以心肌细胞能直接从心脏内的血液中获取营养。(       
A.正确                                        B.错误
2016-11-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江苏泗阳实验初中八年级上全能竞赛三次教学量检测生物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