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心脏工作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在右心房上部有一处马蹄状区域,称为房结。窦房结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心肌细胞—起搏细胞起搏细胞能自发地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至整个心脏,引起其他心肌细胞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从而产生心跳。因此,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可控制心脏的节律运动当窦房结发生病变时会引起心律失常,有些患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资料二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贯穿着整个人体通过血液的运输,为人体各处的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养料,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后不能及时恢复,血液中的氧气不足,就会有生命危险体外膜肺氧合(也叫人工肺)就是一个可以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新技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如图甲)。

(1)根据资料一,下列能正确表示窦房结位置(用“”表示)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2)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可控制心脏的节律运动。当左心室收缩时,_____瓣打开,血液进入主动脉。进入主动脉的血液,一部分经过各级动脉到达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____,另一部分会暂时储存在主动脉中。左心室舒张时,_____瓣关闭,主动脉的弹性回缩使暂存的血液流向组织细胞,保证了血液的连续流动。
(3)图甲中“人工肺”包括两部分:一是氧合器部分,模拟了人体呼吸过程中的_____阶段该过程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二是人工泵部分,可以推进血液的流动,实现血液循环,相当于人体的______(器官)。
(4)从股静脉流出的血液,经过“人工肺”后,首先流回心脏的_____。回流心脏的血液中的氧气至少需要穿过____层细胞膜,进入脑细胞,参与____(生理过程),
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根据文中资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心肌细胞能够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B.窦房结的搏动带动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产生心跳
C.经过“人工肺”氧合器后排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气
D.图甲中②内流动的血液由于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所以属于动脉血
2 . 我国成功研发了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如图所示,人工心脏相当于一个新的水泵,能将心脏某腔室血液泵出并灌注到动脉。下列关于人工心脏的说法,请判断是否正确。(正确的涂“√”,错误的涂“×”)

(1)可代替左心室的相关功能。( )
(2)可作为肺循环的起点。( )
(3)其泵出的血液进入肺动脉。( )
(4)其泵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
2023-08-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如图)。 80%到90%的心脏骤停起因是心室颤动,心室颤动发生时,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辅以心肺复苏术能有效制止猝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心脏工作能力越弱,心输出量越小
B.心脏无射血,会导致脉搏消失
C.右心室将血液通过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
D.心肺复苏的正确顺序是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4 . 阅读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80~90%的心脏骤停起因是心室颤动,结果是心脏无射血、组织器官血液灌注停止和猝死等。当心跳骤停时,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辅助以心肺复苏术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1)右心室将血液通过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 )
(2)一次心跳包括心脏一次的收缩和舒张过程。( )
(3)心脏无射血并不会导致脉搏消失。( )
(4)人工呼吸时,气体经口、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达肺部。( )
2022-09-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校际联盟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血液循环的发现是科学发展史上重大的成就之一。古希腊医生解剖尸体时发现动脉是空的(不知道血液都已流入静脉),故认为动脉内充满了由肺进入的空气。
2世纪罗马医生加仑解剖活动物,将一段动脉的上下两端结扎,然后剖开这段动脉,发现其中充满血液,从而纠正了古希腊传下来的错误看法。但是,加仑认为从消化道吸收的食物经肝门静脉运送到肝脏,在肝中转变成血液。血液可以在心脏的右心室流动到左心室,因为心脏左右腔的纵膈之间有无数连通的小孔,血液与空气混合也发生在心脏里。
直到16世纪,比利时医生维萨认真从事尸体解剖,才推翻了加仑对心脏结构的错误认识,明确提出心室中没有左右相通的小孔。维萨认为,研究活体现象的正确道路不是去问加仑曾经说了些什么,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本来是什么。维萨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也促进了近代生理学的诞生。
其后,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提出血液从右心室经过肺到左心的看法,即肺循环的过程。意大利博物学家西萨皮纳斯明确提出流向组织的血液通过动脉,流回心脏的血液只能通过静脉。同时期的解剖学家法布里奇乌斯提出瓣膜对血液流动具有一定的阻滞作用。
法布里奇乌斯的学生——英国医生哈维不受传统的加仑学说束缚,致力于用活体解剖的方法,从实际观察中研究心脏的活动及其作用。1628年,哈维发表《动物心脏及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从三方面论证了自己对血液循环的认识。一是,通过动物实验测算每次心脏收缩摄入大动脉的血量,只要半小时,心脏摄入大动脉的血量就相当于或超过全身的血量。这样大的血量绝不可能是同一时间内消化管所吸收的营养物质变成的,也不可能同一时间内储存在静脉中。二是,用结扎手臂的方法证明,血液是从动脉流到四肢以及身体其他各部分的。三是,哈维用手臂的静脉局部结扎演示了静脉瓣的作用,以此证明静脉瓣保证血液是向着心脏流动的。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他并不清楚血液怎样由动脉流到静脉,因为当时的显微镜还不完善,不能观察到动脉与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
哈维逝世后,随着显微镜技术的改进,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皮基观察到毛细血管,证明了哈维提出的血液循环的正确性。为纪念哈维作出的贡献,后人把1628年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作为生理学成为实验科学的里程碑。
(1)血液循环发现过程中,下列有关科学家及其贡献匹配正确的是(      )
A. 加伦发现肺循环
B. 维萨发现心脏左右不相通
C. 西萨皮纳斯发现静脉瓣
D. 马尔皮基发现体循环过程
(2)通过血液循环的发现过程可以领悟到(多选)(      )
A. 科学的进步不能迷信权威
B. 观察法是生物学重要的研究方法
C. 尸体解剖对研究毫无作用
D. 技术对科学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3)英国医生哈维是血液循环的发现者,他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实验1   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靠肘的一端有血管鼓起,在近肩部的一端上臂内有血管膨胀。
实验2   用探针从右心室伸入肺动脉,可以通畅地进入肺,用探针从上腔静脉伸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也很通畅,用探针从肺动脉伸入右心室很困难,从右心室伸入右心房也受到阻碍。
①实验1中,丝带下方鼓起的血管是_______,上端鼓起的血管是________
②实验2中,探针从肺动脉伸入右心室很困难是因为有_______阻碍,探针难以从右心室伸入右心房是因为有_______阻碍。
(4)哈维的实验证明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流动是_________的。
2018-06-09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