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依法办事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2 道试题
1 . 下图警示我们要(     

①学习法律,迫不得已时就要适当地违法②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③胆大心细,抛物时要看清楚是否有行人经过④珍视生命,不做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平永镇初级中学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关注社会积极参与】
为鼓励同学们关注时政,了解社会,某校九年级二班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进行“新闻播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未完成的任务。

任务一:搜集新闻

(1)搜集方式有:____

任务二:播报新闻

任务三:解析新闻

新闻一

2023829 日,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干警来到敦化市第七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了开学第一堂法治教育讲座。此次讲座不仅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而且也明确了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新闻二

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11日起施行。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新闻三

20241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生效实施,我国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请你列举新闻一中的校园欺凌的危害。
(3)请你对新闻二进行点评。
(4)请你分析新闻三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依据。

任务四:实践拓展

拓展任务A:作为未成年人,如何应对对校园欺凌?

拓展任务B:作为学生,应如何合理使用网络?

(5)请你从以上拓展任务中任选其一作答。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第三十四中学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消防通道,生命通道

小区楼道作为公共空间,是居民日常出行的通道。可是楼道堆放杂物,已经成为众多小区管理的一大难题。以下是某社区贴吧的一段留言:

针对贴吧里的评论,你会说些什么?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某奶茶品牌推出一款名为“烟腔乌龙”的奶茶,以“致敬”鲁迅先生。该款奶茶杯身印有鲁迅手捧奶茶的肖像,并打出“老烟腔,新青年”的宣传标语,产品上线后立马引发抢购。一些学者质疑“老烟腔”这一说法有损鲁迅形象。日前鲁迅亲属发布律师函,要求停止侵害鲁迅肖像权并赔礼道歉。对此,中学生小明认为:“商家此举能实现经济效益与致敬鲁迅先生的双赢,亲属的做法实属不该。”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招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以来,上海市公安局持续深化推广由公安牵头的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市16个区的353个公安派出所全部建立了三所联动机制。20231月至10月,上海全市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5万余起,因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命案数同比下降26%

一对亲姐妹因老人遗产继承问题,恶语相向,闵行公安分局杜行派出所依托三所联动调解矛盾,双方接受了财产分配方案,消弭了风险隐患;一起邻里纠纷,因楼上漏水导致楼下邻居滑倒骨折,浦东公安分局民乐城派出所民警、调解员、律师共同释法说理化解……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社会安全隐患减少了,群众幸福指数上升了。

在调解中,我们主要帮居民从法律角度来分析问题,慢慢地,有些居民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也会打电话给我,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普法过程。多次参与调解的任律师说。

(1)材料中的两则调解案例,对我们的日常人际交往有何启示?
(2)结合任律师的话,推断“三所联动”的主要目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产生的良好社会影响。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良法善治开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篇章。青少年“法治微课堂”为大家呈现了以下两则信息。请阅读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信息二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指出,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治支撑,推动各有关方面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责任,进一步强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责任,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一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原告为某演艺明星,被告王某为高中生。王某发布数篇网络信息,使用大量低俗、粗鄙的言论对原告进行侮辱谩骂。原告认为,虽其为明星,需容忍大众适当的评论甚至批评,但王某的恶意言论已经超出了原告应当克制、容忍的限度。故原告诉至法院,要求王某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被告王某主张,其发布相关信息系因听信网络中关于原告的“黑料”。最后审理法院在判决中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1)国家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说明了什么?
(2)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信息二中法院支持原告的法理依据以及该案作为典型案例的警示意义。
(3)法佑成长。请从“依法办事”的角度谈谈你将如何“与法同行”。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阅读时事热点,回答问题。
时事热点体现的法律特征
近年来,我国反腐力度不断加大,“老虎”“苍蝇”一起打,一大批贪官纷纷落马。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2023年5月,江西省德安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寻衅滋事案。刘某某酒后为发泄心中烦闷持刀砍伤自己,后持刀出门砍砸路过车辆,连警车都没放过,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1)结合所学知识,依序写出上面表格中这些时事热点所体现的法律特征。

如果把集体比作一只木桶,我们就是构成木桶的木板。集体利益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只要有一个集体成员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集体的利益就会从他这块最短的木板形成的缺口中流失。

(2)你认为一个良好的集体应该具备什么特征?在集体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让集体的和声更美呢?

2023年1月17日,“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评选结果揭晓。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令入选十大案件: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法院对法定监护人陈某发出《家庭教育令》。裁定要求陈某多关注被监护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与被监护人同住,养育陪伴,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家庭教育令是由人民法院发出的带有强制力的司法令状,是依法约束和惩戒家庭教育中“养而不教、监而不管”行为的有力司法手段。该案也给父母们“依法带娃”上了一堂法治公开课,让家庭教育更好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建设法治中国,公民要依法办事。请你谈谈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凤鸣路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阳光法治社团活动中,同学们围绕以下案例展开了讨论。
案例
八年级学生小铭在学校上学期间多次受到同班学生小新、小宇的言语侮辱,威胁恐吓,起初小铭不敢告知家人和老师,后来小新、小宇变本加厉对小铭实施多次殴打,小铭家人发现后找到学校和小新、小宇的家长,要求赔偿道歉,但是小新、小宇的家长一直消极对待,迟迟不公开道歉和赔偿,学校多次沟通协调无果。
同学们围绕这一案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遭遇校园欺凌,小铭应该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求助
②小新、小宇是未成年人,其行为不能被认定为违法
③学校应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④为维护小铭的合法权益,小铭家长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八)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与法同行守护”未来”】

【以法护人】中国特色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依据宪法相关规定,民法典、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逐一出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未成年人相关法律规范进入制定与修订快车道。2024年1月1日,全国首部涉及网络领域未成年人保护的专门法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2024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修改内容细化了关于未成年保护的家庭、社会、学校、网络等六道防线相关内容。

(1)请结合材料,从法治角度看,党和国家为未成年人的成长保驾护航说明了什么。

【以法育人】近日,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走进宝山区南大实验学校,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普法讲座。在以《选择与规则》为主题的讲座中,对于近年来频发的校园霸凌问题,他特别做了细致阐述,并提醒学生要……

(2)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别从霸凌者和被霸凌者角度,将上述内容续写完整。(要求:逻辑通顺,表达清晰,不少于30字)
10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九年级(6)班以“防范于未‘燃’”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关注案件

案情通报

某小区17层楼梯间发生火情。经消防部门现场勘验,起火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为铅酸电池,线路有短路痕迹。经了解,是车主李某将电动自行车停在楼道内充电,引发火灾,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车主李某因此被依法处以拘留3日。

法律链接

第三十七条   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

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节选)

(1)车主李某的行为属于何种违法行为?请说明理由。
聚焦生活

妈妈要骑电动车去早市买菜,爸爸提醒她要戴安全帽,她说:“交警不会这么早上班,不戴安全帽也不要紧”。

(2)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妈妈进行劝说。
知行合一

针对小区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问题,小泉等同学开展调研活动,并撰写了一份提案准备参加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大赛。

关于治理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入户充电问题的提案
(一)背景:近期,一些地方发生了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引发火灾,进而造成不同程度人员财产损失的事故,让电动自行车“上楼”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二)案由:有些小区住户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自家门口,或消防通道口。因楼下车棚充电位置有限,有些住户将电动自行车推到楼道里。
(三)建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表格内容,帮忙完善提案,续写建议。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