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预防犯罪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2 道试题

1 . 情境一   近期,邯郸初中生被害案再次引发全社会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关注。通过调查发现,校园欺凌者大多数法治观念淡薄;沾染了不良习气;存在不良行为甚至严重不良行为。校园欺凌主要有骂、打、吓、传等表现。(如下表)

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
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
打架、斗殴
威胁、逼迫受害者做不愿做的事,强索金钱、物品
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

(1)校园欺凌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请你运用“依法行使权利”或“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的知识,对校园欺凌者发出你的劝告。

情境二   某校九年级(1)班举行了模拟宪法宣誓活动。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中、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2)结合规范权力运行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工作人员应如何践行宣誓内容。
今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观社会热点评法治现象】

材料一   【新华社权威快报】最高人民法院530日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在民事、行政案件中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防治理念,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精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挽救涉案未成年人,对于主观性恶、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特别是屡教不改的,绝不姑息纵容!依法从严处理学生欺凌,欺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依法惩治,确保司法公正。

(1)运用法律知识。对【新华社权威快报】划线部分说明理由

下面是某地某县公安局2021323日发布的警情通报

警情通报
321日晚,我局在工作中发现,疑似我县某校学生被殴打视频在网络上传播,我局迅速组织精干力量,全力开展调查。
经查,31418时许,龙某等6人因与同学陈某发生矛盾,在学校女厕所内通过脚踢、扇耳光等方式,对陈某进行殴打。另查明,龙某等6人与另外3人,因口角对同学李某、沈某进行了殴打。事发后,3名被侵害人及家属均未到公安机关报案。目前,9名侵害人已全部到案,正在依法处理中
警方呼吁: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请广大群众勿在网络上传播能透露未成年人身份信息的音视频及信息。遇到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情况,请第一时间制止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第一时间依法调查处理。
XX县公安局20243
(2)结合“警情通报”,运用法律知识分别“警情通报”的内容进行评析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十三中学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缤纷多样的校园活动使同学们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校园活动目的
学校评选“学生校长”,参与学生管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同学们观察生活,撰写微议案,递交人大代表行使公民提出议案的政治权利
以“拒绝校园暴力”为题自编自演校园情景剧加强自我保护宣传,远离违法犯罪
几所学校学生们共同开展模拟联合国活动培育法治文化,提升法律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最后一卷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初中生小威在网上查到一份判决书(摘选)。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定,依照……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黄某参加间谍组织,并接受该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其提供国家秘密数量大,密级高,构成间谍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下列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B.“本院”指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
C.黄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属于行政处罚
2.这一案例警示我们中学生(     
A.要依法履行职责,打击违法犯罪B.要自觉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法规
C.要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D.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法治建设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绣山中学、第二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治的守护力量】

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学中研”活动,围绕“法治的力量在守护”展开讨论,以下是学生讨论的三则材料,请你参与其中。

不变的初衷

不是“保护伞”

不做沉默者

落实监护责任、增设强制报告制度、建立校园防欺凌制度、细化网络保护……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内容增加了一倍多,变的是条文,不变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初衷。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日前表示,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犯罪,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也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来就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

在讨论会上,同学们围绕校园欺凌的内涵、表现和危害等方面,编排了防校园欺凌情景剧活动,引导大家学会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


(1)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保护未成年人的初衷是什么?
(2)如何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来就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
(3)同学们结合“不做沉默者”分享防校园欺凌智慧,请你参与完成。
不做沉默的受害者,及时告知父母或老师,积极向他人寻求帮助;
不做冲动的欺凌者:①_____
不做冷漠的旁观者:②______
6 . 【法律护成长犯罪需预防】

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11日起施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空间,同时引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关注。《条例》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1)国家颁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202361日,最高检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如图所示:

类别202020212022
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76815537949070
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549547399878467
1416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525981698710

此外,白皮书还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更加集中,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居前五位的分别是盗窃罪、聚众斗殴罪、强奸罪、抢劫罪和寻衅滋事罪。

白皮书显示的数字和罪名触目惊心,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本应有光明的未来,却因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深陷泥潭。

(2)结合以上材料,为了你和你的同龄人远离违法犯罪,请你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模拟(三)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时政播报是道德与法治课上常用的学习方式。下面是小安同学播报的一则时政新闻。

2024年元旦当天,卖菜老农费某因未在指定区域售卖,被“市场管理者”孙某驱赶,所售青菜还被孙某踩烂。孙某还用言语辱骂费某,并公开在社交媒体上炫耀自己的威风。

(1)“市场管理者”孙某的行为侵犯了费某的哪些权利?

202412日,当地公安机关发布警情通报称,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依法对孙某予以行政拘留,并要求其公开赔礼道歉、赔偿费某的损失。同时,孙某也被当地市场管理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2)从法律的角度谈谈孙某的案例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样卷(三)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明理践行 知行合一】
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情境一   期中考试前,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你的好朋友建议去营业性歌舞厅放松放松。

(1)正确做法:____
理由:____

情境二   你的同桌上课说话被老师批评,他不但不接受老师的批评还与老师顶撞。

(2)正确做法:____
理由:____

情境三   你发现你的同桌发烧还伴随着咳嗽。

(3)正确做法:____
理由:____

情境四   双十一期间,妈妈给你买了一件名牌棉衣,穿了两天,你就发现棉衣的拉链坏了,袖口也有开线的地方。

(4)正确做法:____
理由:____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模拟预测(四)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稳步推进,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依法治国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收集到以下信息并开展讨论,邀请你参加。

材料一   20233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被称为是管法的法,它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

(1)围绕立法法同学们展开讨论,小刚同学说立法法是“管法的法”,其法律效力要高于宪法,有了立法法就有了法治。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法治校园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20243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公安部指出,在同学之间,年龄、体格或者人数上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弱势一方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其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伤害的行为,就是校园霸凌。公安部倡议同学们对校园霸凌说!不做受害者,不做霸凌者,更不做附和者和冷眼旁观者!

(2)响应公安部的倡议,请写出你的做法。
对校园霸凌说“不”!
不做受害者,我们要____
不做霸凌者,我们要□____
不做附和者和冷眼旁观者,我们要____
10 .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围绕“青少年与法”这一议题开展探究式学习,下面是老师出示的相关信息,下列符合他们探究的子议题有(     
2024年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表示:“对于实施严重犯罪、性质恶劣、不思悔改的未成年人,依法惩治、该严则严”偷盗抢劫
向同学勒索钱财
逃学旷课
沉迷网络游戏
①子议题一: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走向犯罪的深渊
②子议题二:未成年人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③子议题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维权
④子议题四: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