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2 道试题
1 . “宪法”与“人大”

2024年是“五四宪法”颁布70周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某校举办“宪法与人大”--“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云参观活动。全体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与九年级全体学生及有关人员开展沉浸式学习并座谈交流。

第一站   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材料一   北山街馆区所在的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是毛泽东主席当年在杭州起草宪法时的办公地。展出了《西子湖畔制宪奠基》基本陈列,由序厅、复原陈列和主题陈列三个部分组成,主要讲述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全过程,让当年制定宪法的光荣历史从档案中走出来、活起来。

1952年底,党中央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成员由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及各人民团体负责人、法学家等人组成。

1954年6月,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全国各界1.5亿余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宪法内容日璨完善。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称“五四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宪法。

(1)结合所学知识,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过程中的哪些知识?

第二站   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材料二   栖霞岭馆区位于栖霞岭54号,建筑面积共1204平方米。栖霞岭馆区内还设有宪法和法律图书馆(报告厅),拥有上万册宪法和法律类书籍,定期开设法治讲座。

材料三

(2)栖霞岭馆区以现行宪法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设置了《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主题展览,你觉得设置哪些内容合适呢?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第三站   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材料四   青少年展区位于钱江新城市民中心K座,杭州市青少年发展中心一楼,设置了”青少年宪法教育主题展”,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机融合了两个馆区的内容,开辟了青少年宪法教育的新阵地和新空间。

材料五

2024年2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本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四条   保密工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三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开展保密工作的具体规定,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法制定。”

(4)请你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2种形式来学习宪法、宣传宪法。
(5)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分析材料五中的内容。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五校中考考前适应性模拟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治所在时政小组搜集如下相关资料,请你参与解答相关问题。

【双碳行动,三年大事记】

◇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世界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2021年3月,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31个省(区、市)陆续制定本地区的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3年8月15日,正式宣布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1)双碳大事记表明了我国始终坚持走哪一发展道路?体现了我国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哪一方面的建设?
(2)从双碳承诺到积极行动,中国向世界展现了怎样的大国形象?

【依法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2023年10月2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相关链接:

◇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犯罪案件26万起,林获犯罪嫌疑人33万名;

◇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全国法院兴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47万件;

◇2018年至2023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污染环境类犯罪4.3万人。

(3)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一种两段”专题工作报告是在行使什么职权?“一会两轮”与全国人大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相关链接”的内容表明我国始终坚持什么基本方略?
(5)全国生态日数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婴山”,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阜新市第四中学中考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为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某校九年级(1)班举办了一期法治教育主题展,以下是本次主题展的几个专栏,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下列问题。

专栏一

随着电影《第二十条》的热映,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再度被热议。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让好人得到保护、让坏人受到惩罚,回应的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追求。

(1)让好人得到保护、让坏人受到惩罚回应了人们心中对什么的追求?

专栏二

20241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其中第五条(节选)规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第三十三条(节选)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

(2)专栏二中第三十三条(节选)的规定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哪一权利?
(3)落实专栏二中第五条(节选)的规定,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专栏三

截至2024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审议法律案34件,通过其中20件。从发展对外关系、无障碍环境建设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保障粮食安全,一部部法律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根基。

(4)上述材料表明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5)宁宁和小美阅读完专栏三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请你针对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宁宁:有了良法就能守护美好生活。
小美:法治与德治同频共振,才能高效!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定心卷
4 . 【法安天下民心所向】
党和国家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和网信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在此期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司法部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有关部门、企业、学校、家长和专家学者的意见。
第一条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粮食安全保障立法纳入议事日程。
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第一条为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上述两部法律在出台方面的共同之处体现了哪些道理?

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问题,2024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专章的背景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适时出台,对于构建未成年人网络空间治理规则体系、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必要性。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掀起学习两会热潮,九年级(1)班制作了板报。根据板报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两会观察】

20243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牢记政治责任,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1)材料中划线部分的主题是什么?

20243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此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2)材料体现了厉行法治中的哪一基本要求?

【法治保障】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3)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什么基本方略?

【基层民主】

某街道在基层治理中建起小区智治平台小程序,辖区居民注册后可参与相关公共事务决策和监督,从业委会换届选举、物业费管理使用等重大事项,到邻里纠纷、垃圾清运等常规事项,群众都可一点手机,便捷参与。

(4)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表明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什么?
(5)实行居民自治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育才学校中考模拟6月份测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最高法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还要持续落到实处。由此可见(     
A.行政机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B.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责任
C.我国法律是人民法院制定或认可的D.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大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训练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保驾护航,助力幸福生活;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材料一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20239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41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两部法律先后正式施行。以下是从两部法律中摘录的部分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
第三条 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第一条 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和特点,实行社会共治。
(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上述两部法律内容中共同蕴含的法治思维。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构筑和赓续,这为我们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鼓起了精气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精神(节选)《我的青春宣言》
◆“探月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示例: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因为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2)运用所学知识,根据示例,任选其中两例精神内涵,撰写《我的青春宣言》。
2024-06-1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三模(考前适应性训练)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坚决打破腐败分子一人逃亡、全家得利的迷梦”、“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坚决守护‘国防绿’‘英烈红’”……今年“两高”报告中的有关表述铿锵有力,彰显了(     
A.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B.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C.法律的基本特征D.我国的国家性质
2024-06-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法治共建共治共享】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建设法治中国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同频共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与人民幸福唇齿相依。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围绕关心法治建设,你我共同参与的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我分析】20243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分别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与会代表委员们认为,两高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无论是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工作,还是部署2024年工作,都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记录中国法治进步,彰显司法为民理念,回应社会热点与关切,贯穿了以审判和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主线。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引发社会广泛热议。请你用所学知识谈谈引发热议的原因。

【我理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3)请你为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出谋划策。
10 .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背景中产生的.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等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②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③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④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6-11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