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硝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产生足量的气体通入c中,最终出现浑浊。下列所选物质组合符合要求的是

选项a中试剂b中试剂c中试剂
A浓硫酸浓盐酸饱和食盐水
B浓硫酸Cu溶液
C稀盐酸大理石溶液
D浓硫酸亚硫酸钠溶液
A.AB.BC.CD.D
2024-06-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2 . 下列关于NO、N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显红棕色B.都难溶于水
C.都可由铜和硝酸反应制得D.都参与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2024-06-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将NaBiO3固体加入酸性MnSO4溶液中,充分振荡溶液变为紫红色氧化性:BiO>MnO
B用pH计测定室温下溶液pH:①CH3COONa②NaHCO3pH值①<②碳酸酸性弱于醋酸
C将少量铜粉加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铁溶液铜粉溶解Fe3+与铜粉反应
D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NaClO发生水解反应
A.AB.BC.CD.D
2023-12-2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东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三大强酸”包含盐酸、硝酸和硫酸,都是具备高腐蚀性的强酸。下列它们的性质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Cu(NO3)2晶体,铜粉溶解
B.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说明HNO3分解生成NO2
C.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溶液中含有
D.向Na2S溶液中加入稀硝酸产生淡黄色沉淀
2023-12-19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宜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考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多选题 | 较易(0.85) |
5 . 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常用排水法收集NO气体
B.久置的浓硝酸浓度减小
C.NO→NO2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D.浓硝酸常温下不与铁反应
E.铵盐一般都溶于水,且都可分解放出氨气
F.碳酸氢铵常用作氮肥,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
G.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之一
H.工业浓硝酸通常呈黄色,是因为溶解了气体
I.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J.检验时,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K.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
2023-12-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氮及其化合物
6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稀硝酸溶解FeO:
B.将浓盐酸加入氨水中:
C.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上的Cu:
D.用溶液除去实验中残余的
2023-12-1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诊断(一)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提纯Mg(OH)2将含少量Cu(OH)2的Mg(OH)2固体溶于足量浓氨水中,过滤、洗涤、干燥
B探究Fe2+、I-的还原性强弱在FeI2溶液中滴加酸化的双氧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判断KCl的化学键类型将KCl固体加热融化,进行导电性实验
D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向Na2S与Na2S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硝酸
A.AB.BC.CD.D
2023-11-2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探究铜与硝酸反应的生成NO时的硝酸浓度。如图所示,先通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将铜丝伸入溶液中,当A中气体变为无色时,上提铜丝,再将B中溶液稀释至200mL,取20.00mL,用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15.00mL(忽略硝酸的挥发、分解及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进行尾气吸收
B.铜与硝酸反应生成NO时的硝酸浓度小于
C.若不通,可能导致所得实验结果偏高
D.若通过直接滴定A中剩余酸的量(掩蔽掉的干扰)进行求算,所得实验结果偏低
2023-10-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向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
B.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C.原混合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D.原混合酸中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023-10-10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A将新制饱和氯水慢慢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褪去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B向盛有浓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除去氧化膜的镁带和铝片加入镁带的试管中迅速产生红棕色气体,加入铝片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金属活泼性:
C向NaBr溶液中先通入过量氯气,后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氧化性:
D向1mL2%溶液中,逐滴滴入2%的氨水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结合银离子能力:氨分子氢氧根离子
A.AB.BC.CD.D
2023-10-0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十月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