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5 道试题
1 . 进步思想家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秦始皇“掀翻一个世界”不包括(        
A.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开创了皇帝制度D.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2 . 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这种变化反映了:
①封建制度的结束
②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民主平等的趋势
④民族团结的重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 下列是我国古代实行过的几项重要制度,按其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三公九卿制度
②行省制度
③三省六部制
④察举制
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④②③①D.①④③②
4 .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割占领土更大B.开辟口岸更多
C.赔款数额更大D.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5 . 商朝的甲骨文资料不能反映当时的 (  )
A.信仰系统B.礼乐文化C.制度文化D.经济生活
6 . 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历程是
A.镇压一招抚一镇压B.招抚一—镇压一利用
C.利用一镇压一招抚D.招抚一利用一镇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A.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B.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2012-01-04更新 | 653次组卷 | 21卷引用:西藏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观察图片,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这是根本原因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这是客观原因
C.农民阶级没有明确的革命纲领
D.小农经济的本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形成坚固、长久的领导集团
9 . 晚清时期一个中国驻外使节在日记中写道:“昨夜叛勇已入巴黎,约千万人,哗言鼓噪,声言将吏、兵二部大僚,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司皆改用其党。各官畏惧,皆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巴黎遂无主矣”。这则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和会
B.普法战争
C.巴黎公社革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10 . 余秋雨的《十万进士》一文对科举制度作了详尽的介绍和评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热爱这片国土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
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直接结果,是选拔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含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材料三 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连接虚词也是限定的……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的考试方式。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废物。
材料四        科举废除后新式学校一所接一所地办起来了,这不仅释放了一大批原先已经走上科举之途的读书人,而且实实在在地造就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型人才,20世纪中国的光明面,基本上是由这些新型人才造就的。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结合材料三,说明八股取士的特点及其实行的后果。
(3)结合材料一、四,说明科举制和新式学校培养的人才的不同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个人对科举制度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