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平天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2021-08-21更新 | 253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西灵山县新洲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统计,1831年时苏州府实在人丁340余万,到1865年只剩下128万左右。19世纪60年代初,号称天堂的杭州,城市人口从80余万骤减至20万,一度仅剩下数万人。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国内局势长期动荡不安B.列强扩大对华侵略
C.传统经济结构出现变动D.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这样评价太平天国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对封建主义
B.太平天国是当时中国未有新的生产力和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C.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D.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只是破环与腐朽的对立但两者无本质区别
2021-08-04更新 | 257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咸丰帝任命许多汉族官僚为团练大臣,举办地方武装来对抗太平军。以曾国藩为首的汉人湘军集团兴起,逐渐演变为强大的政治势力,导致督抚专权局面的出现。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促进民族意识觉醒B.引起政治格局变化
C.推动洋务运动兴起D.造成军阀割据混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取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D.没有革命精神
2021-06-26更新 | 125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4-2015年湖北咸宁市鄂南高中高二起点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这说明“这场革命”
A.加速了清政府统治的瓦解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想潮流
D.获得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60年上海租界人口激增至30万,1862年又增至50万,一度达到70余万,为近代上海的崛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租界面积的急剧增加B.中外经贸规模不断扩大
C.中国国内的政局变动D.江浙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位英国使节在信中写道:“显然,在不列颠船只能安全地航行在长江以前,必须和叛军达成某些协议。他们被认为占有长江沿岸的一些据点。……总之我大胆地认为:必须有一支强大得足以引起重视的海军武装力量出现在南京,还必须告诉叛军当局,我们不是以敌人身份出现的,也没有想参与正在激战中的中国内战。”这封信的写作时间应该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农民造反是“心腹之患”,外国侵略是“肢体之患”,从而调整了对待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之间的政策。这一政策调整
A.导致了清王朝中央权力下移B.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体现洋务运动获得广泛支持D.标志着汉族地主掌握了朝廷实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江苏巡抚李鸿章对苏州阊门外所建题为“民不能忘”的汉白玉牌坊耿耿于怀,责问:“阊门外白石牌坊何以建于伪忠王耶?”他得到的答复是:牌坊为担任乡官者所捐建,建牌坊乃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减粮”政策。这使他深受刺激。李鸿章主政期间,苏州等地终于成功减赋。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确实推行了《天朝田亩制度》B.推行的政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C.对清末地方治理起到助推作用D.重视摧毁过时的地方经济制度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