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在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中1851年、1911年、1971年为旧历辛亥年。串联这三年中国发生的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可以找到一条主线是
A.以推翻旧统治为目标B.以均贫富为最高理想
C.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D.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任务
2 . 1955年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这可以用来说明
A.美国对欧洲控制力消失B.政治格局影响国家关系
C.一超多强局面正在形成D.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增强
2022-03-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2022-02-17更新 | 661次组卷 | 99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2021年5月18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非洲经济体融资峰会致辞并表示,中方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按照“共同行动、公平负担"的原则,帮助缓解非洲国家债务负担。这反映出中国(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在全球治理中起主导作用
C.对区域集团倡议的积极响应D.具有合作共赢的大国担当
5 . 下表列举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些外交讲话。据此可知
时间事件讲话提要时间事件讲话提要
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6年在伊胡发表署名文章“信则立,不信则废”
2014年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017年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2015年在巴基斯坦议会演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018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演讲“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A.增强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从根本上调整外交政策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2022-01-21更新 | 67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为1969年美国政要发表的有关中国的看法。据表可知,当时
看法发言者
苏联是更具侵略的一方,如果听任中国在这一场中苏战争中被摧毁,那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尼克松(时任总统)
如果苏联进攻中国,美国不会默然视之查理逊(时任副国务卿)
A.中国开始改变“一边倒”外交方针
B.国际局势的转变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C.美国彻底放弃了遏制中国的策略
D.中国同西方大国的关系实现了突破
7 .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认为,大规模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当前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正式确立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认识。这一认识
A.缘于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D.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阿甘正传》是由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于1986年创作的小说,小说描绘的是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该书中许多情节反映了美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小说梗概如下:

20世纪50年代初,童年的阿甘邂逅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猫王还根据阿甘特殊的腿部动作设计出了扭臀舞。1957年,阿甘亲眼看见种族主义者奥维尔·福布斯(支持用暴力阻止黑人入白人学校)参选美国总统被人枪杀。1967年,阿甘参加越南战争,拯救被困战友,被国人视为英雄,回国后他偶然间参加了反对越南战争、要求停止战争、从越南撤军的示威活动,并与青梅竹马的恋人珍妮重逢。其间,阿甘从电视上看到阿姆斯特朗登月后说的“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1971年,阿甘退伍后又加入了全美乒乓球队,并代表美国来华参加中美乒乓球交流活动。阿甘“轰轰烈烈”的传奇一生,看似荒诞不经,其实正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历史与社会的缩影。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与中美关系有关的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美国现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9 . 2013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召开了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出席,规格之高十分罕见,“周边”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最热词汇。专家分析,该会议传达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这一行为
A.表明中国周边环境有不断恶化的趋势B.表明发展周边关系是国家工作的重心
C.展示了“求同存异”方针的丰硕成果D.表明了中国睦邻友好外交进一步发展
10 .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由西汉博望侯张骞首次开辟,在唐宋元时期,东南沿海可以借助夏冬季风助航更增加了海路的方便性,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期。


材料二   


材料三   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在国内方面,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在国际方面,“一带一路”秉持开放包容精神,继承了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吸纳东亚国家开放的区域主义,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今天“一带一路”就是要在古代中国丝绸之路轴线基础上,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推进贸易、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的合作,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它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也是各国的利益共享地带。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时中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经济带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因素。
2021-08-2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岳池县、前锋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