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28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高峰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市场不断拓展,交换空前扩大;金属货币广为流行;商人和商业资本迅速发展。商品经济迎来了它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发展高峰……到西汉武帝时期,统治者全面推行控制和干预商业的政策,商品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据林文勋杨华星《也谈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另举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并仿照材料所给视角予以描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南宋时海外贸易收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政府改变了以往通过对外贸易宣示天朝声威、“厚往薄来”、“示以绥怀”的做法,在通商口岸创办外商招待所,对外国商人和商船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这说明当时(     
A.政府讲求实际经济效益B.政府主要财政收入来自商税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海外贸易摆脱了政府的控制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大量输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明代中叶以后的商品经济浪潮已烃突破了大中城市的局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市民阶层人士变得庞大复杂起来,它包括了商人,店员、贩夫、手工业者、游民、士卒,下级官吏、下层文人等各色人物。工商业者已日益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

——摘编自王言锋《社会心理变迁与文学走向》

材料三   明中后期,江南表面看似活跃的商业活动及手工业生产实则后继无力,仅以维持个体家庭基本温饱为目的、重复简单再生产而已。凡此,导致明代失去“社会变迁”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创新及技术革新重要基地。

——摘编自赵玉田《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工商业经济发展“后继无力”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北宋学者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物之盛,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这从侧面反映了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该历史信息的是(       
A.海外贸易非常的繁荣B.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瓷器
C.实力雄厚的商帮出现D.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据统计,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有一半转手到亚洲,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大约获得60 000吨白银,约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使海禁政策逐步松弛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C.促成新经济因素出现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徽州歙县)寻至正德末嘉庆初,则稍异矣。出贾既多,土田不重。……东家已富,西家自贫。……迨至嘉靖末隆庆间,则尤异矣。末富居多,本富尽少。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该记载强调当地(     
A.商品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B.资本主义萌芽造成社会震荡
C.地方自治已经走到穷途末路D.商业发展遭遇专制统治阻挠
2023-02-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初东京开封的商业活动开始出现侵街现象,导致京城街巷狭小。宋真宗下令拆毁,招致群议四起。宋仁宗即位后,面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干脆下令允许居民临街开设店铺,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最终崩溃。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宋代摒弃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B.商业发展影响统治决策
C.宋代采取完全开放的对外政策D.民众斗争决定统治政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980年)全国人口只有三千五百四十万。此后的一百余年,人口迅速增长,到12世纪初进入峰值阶段,当时在北宋、辽、西夏、大理范围内,总人口达到一亿四千万。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传统农业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中部和南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相应增加。如果说,各类耕地的开垦,例如淤田、山田、圩田等的出现,是一种外延式的发展;那么,南方地区讲究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便是更为重要的内涵式发展。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水稻,在这一时期不仅种植区域扩大,而且耕作技术与经营方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唐朝的长安是一个棋盘状的封团结构,纵横相交的街道形成许多由围墙封闭起来的居民区—一“坊”,商业区也封闭在“坊”的区域内,这就是“东市”和“西市”。这种封闭性结构在宋朝的开封被打破了,为都市增添了繁华的商业气息与市井色彩。开封城的街道互相连通成街巷网络,把商业区与居民区交织在一起。在许多交通便利的街巷中,行市、酒楼、茶坊、食店、瓦子(娱乐场所)等连成一片,形成摩肩接踵、昼夜喧阗的商业长廊。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各类商店的招牌幌子:“王家罗锦匹帛铺”“刘三叔精装字画”“孙羊店”之类丝绸店、裱画店、饮食店,以及亵华的招商旅馆等。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六百四十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一百六十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交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此外还有三干家称为“脚店”的小酒楼。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商业气息的浓厚,表明这一时期的商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学知识,概括北宋商业发展的特点。
9 . 在北宋时期,南北各地农村中,出现了定期的集市―—草市、墟市,或统称为坊场,进行小范围的地区性商业活动,凡属于米、麦、豆、鸡、鱼、蔬、果、柴、陶瓷用具、竹木什器、丝、布、衣、鞋、猪、军、马、牛、驴、骡等等,都在坊场买卖。这表明北宋(     
A.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废除B.自然经济结构已完全解体
C.商品经济日益向农村延伸D.以工商业著称的城市涌现
2023-02-1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历史地图包含了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学家樊树志认为,如果对唐朝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加以分析比较,就可以发现唐宋间的巨大社会变革。运用图中信息,分析说明这一观点。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