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全唐文》中共计出现22条“罢市”记载,有21条表示重要人物逝世,百姓悲痛,仅1条与经济利益有关。北宋时期,因经济利益受损而罢市的记载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唐宋之际
A.拜金逐利之风盛行
B.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C.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D.史家撰述更趋客观
2019-06-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据《唐会要》记载:“开成五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该史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夜市已被政府禁绝
B.市的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C.都城汴京夜市的繁华景象
D.市已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2019-06-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凉山州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3 . 在我国西北、中原乃至长江流域的隋唐墓葬中普遍出现骏马、骆驼和胡人等塑像如下图,而宋以后的墓葬则几乎绝迹。这主要是由于
A.西北战乱的频繁
B.民族矛盾的尖锐
C.瓷器制造的繁荣
D.丝绸之路的兴盛
4 . 唐代宗诏令“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宋真宗时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最终宋徽宗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A.宋代的法律体系比唐代更为完备
B.“工商食官”的政策逐步受到削弱
C.商业发展不断冲击传统坊市制度
D.官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日趋严格
5 . 我国古代货币名称历经变化,秦称半两钱,汉称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朝时称“开元通宝”(意取流通的宝货),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据此分析,唐朝“开元通宝”的流通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已明显增强
D.铸币权开始收归国有
6 . 唐初,“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代中后期,士人经商已成为一股潮流。地方上的军政大吏,如节度使、观察使等也多经商。唐宪宗元和八年,允许赐给王公、百官等人的庄宅、店铺等进行典卖。唐代中后期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B.社会奢靡现象严重
C.官商勾结吏治腐败
D.商业地位有所提高
2019-05-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新唐书》记载,“贞观二十一年(647),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史书的这一记载能够说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朝生活
B.唐代的手工业水平日趋衰落
C.外来制糖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明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8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选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
2019-04-19更新 | 3993次组卷 | 4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

材料三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中期)……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中唐以后,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扬州最繁华的街道“十里长街市井连”,到了晚上,“夜市千灯照碧云”,一派繁华景象。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唐代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代“市”的基本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一唐代对于市的设置,有明确规定景龙元年十一月敕:诸非洲县之所,不得置市。依据唐市令的这一规定,唐代的市可分为四个等级,即都市、府市、州市和县市。都市,通常指西京长安、东京洛阳的市。长安有东西两市,洛阳有南北两市。同时,唐代在各级市均设有专门管理市场的官吏。

——摘编自武建国《唐代市场管理制度研究》

材料二   入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这种空间结构的呆板性和落后性,故而坊市界限被打破,街衢两旁商店林立,店铺“侵街”的现象屡次发生。宋人普遍意识到“行商坐贾,通货殖财,四民之益也”,在思想领域引起“功利主义”的产生。越来越多的农民或主动或被动的进入市场。兼做小商贩,官僚士人也参与商业活动,甚至寺院僧尼经商也普遍化。许多上层士人“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

——摘编自胡建华《宋代城市场管理简论》

材料三   明清时期,政府改革赋税制度,从而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增加农产品产量,还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等经济作物,并且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开始出现了手工作坊,打破以往“男耕女织”的生产局面,并且出现劳动分工现象,为创造更多的社会商品提供了契机,这对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商业领域,随着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的市镇经济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和区域性的商业中心。

——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市”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