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20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后期,“乐社”成为市民阶层进行主要音乐活动的地方,这种组织不断吸引民众进而开始出售门票,形成“音乐会”,成为独立于教堂之外,不被政府应用为典礼性场合的地方。据此可知
A.传统音乐无法取得民众认可B.音乐受众群体逐步扩大
C.音乐创作人文主义气氛浓郁D.贵族与平民间趋于平等
2 . 中世纪的欧洲,肖像画大多比例不协调,人物面部表情呆板,以神职人员为主。到15世纪人们发现肖像画都有亲和力,大多以小人物为主。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结束了全国分裂状态B.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C.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D.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可·波罗和他口述的《东方闻见录》,引起13世纪末的意大利人对遥远中国的好奇和兴趣上贡献良多。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利玛窦和耶稣会士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开创了新局面。1685~1750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形象在意大利和欧洲的黄金时期。伏尔泰等人发现了儒家学说和中国社会中极其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他们开放社会的自由运动的模范。羡慕中国没有那些在欧洲影响了政治和民事生活的教堂,赞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体系。1760年以后,法国的哲学家们和经济学家们,只剩下重农主义者还对中国感兴趣了。孟德斯鸠对理想化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对专制的批判和礼仪制度比作是一种国家独裁主义的宗教表达。

——摘编自史华罗《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说明马可·波罗《东方闻见录》的价值。简析“中华帝国及文化”在意大利开始流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变化加以解读。
23-24高三上·重庆沙坪坝·阶段练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教合祀是将孔子、佛祖、老君圣像并列奉祀于同一庙宇空间的信仰实践形式,其历史起源可追溯至唐代中后期。早期三教合祀庙宇的修建者主要是僧人,这些僧人在修持佛法的同时也熟习儒、道经典,他们认为儒、道与佛在具体教法方面虽有高下之分,但本质上都与佛法相通、有利于普渡众生,故可共同尊崇。早期佛教固有的“一佛二弟子”造像传统为三教合祀庙宇的修建提供了图像学基础,并逐渐形成“以佛居中、老君居左、孔子居右”的圣象位次模式。三教合祀庙宇具体名称包括“三教道场”、“三教院”等佛教类名称。唐代统治者在尊奉儒家正统的同时,将佛道视为辅翼教化的有力手段,对于儒释道三教都予以认可、扶持。到了宋代,社会上普遍形成“三教一致”、“三教同归”的思想氛围。三教合祀也充分契合了普通民众对提高祈愿“灵验性”的关切及“多多益善”的淳朴观念,因此得到民间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摘编自王群韬《三教合祀庙宇考源——“佛教中国化”的信仰实践视角》

材料二   1536年,宗教改革后的瑞士将宗教的管辖权收回本国管理,日内瓦完全成为加尔文实现其宗教理想的试验场。在政教合一的共和体制下,加尔文对市政厅的谕旨得到了完全的执行,其中也就包括于1541年颁布的、对瑞士钟表业产生最为直接影响的《教会法令》和《限制奢侈法》,它们极大地打击了首饰业。随着教徒与日俱增,新教教堂在各地雨后春笋般建立,仅在法国的加尔文教派就有着约2150所教堂、约100万名教徒。尽管它们不需要奢华的礼器,但这些教堂仍需要大量的钟表来报时。16世纪中期,日内瓦成了新教徒的避难堡垒,吸引了全欧洲新教徒的资金。这些钱除了用于宗教改革外,也促进了钟表业的发展。加尔文赋予新教伦理节俭、勤勉等商业美德,这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社会时间观念增强,制表匠对制表工作产生了无限的热爱和坚定的信仰,这种执着的工匠精神给瑞士人带来巨大的财富。

——摘编自马丁《欧洲宗教改革与瑞士钟表业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三教合祀庙宇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在瑞士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宗教文化与时代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3-09-0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5 .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自己就是中心,整个世界都只集中在他身上,苏格拉底就是这样理解他自己的,在他看来(     
A.具有人文主义精神B.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C.注重探索自然规律D.坚持民主政治的规则
2023-09-01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6 . 柏拉图在《理想》中公民分成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的是哲学家,其次是战士,最低的是农工商。马克思对这一划分评价道:“分工被说成是国家的构成原则,就这一点说,他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据此可知,柏拉图的理念是(     
A.保障雅典直接民主制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建立开放包容的政体D.实行城邦内精英治国
7 . 《欧洲中世纪史》一书中提到:“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按此观点,下列史事直接延续了中世纪遗产的是(     
A.法国大革命B.东罗马帝国灭亡C.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
2023-08-3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四七九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二)文综历史试题
8 . 从1787年9月开始,马萨诸塞州反对宪法的普通民众和支持宪法的政治精英围绕是否批准宪法展开激烈辩论。在辩论中,民众运用“自由”话语对宪法表示反对,精英也同样运用“自由”的语言为宪法辩护。这表明在美国建国初期(     
A.启蒙思想影响社会核心价值建构B.自由主义已沦为政党斗争的工具
C.邦联制的弊端严重阻碍美国发展D.民众与精英的政治矛盾无法调和
2023-08-29更新 | 5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一)
9 . 苏格拉底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的道德伦理哲学,更在于他的方法论,用来寻求和检验真理的方法论。材料认为苏格拉底的贡献主要在于(     
A.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B.提出“美德即知识”
C.运用理性分析解决问题D.对人性本身的研究
2023-08-29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10 . 法国传统派精英一开始认为,启蒙哲人们是前一个世纪的唯物主义者,是自由思想家的平庸继承人。后来,在他们眼里,启蒙哲人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阴险,越来越政治化。据此可知,启蒙思想(       
A.影响力度逐渐得到提升B.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
C.符合立宪政体发展需要D.呈现典型的反传统特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