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实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欧也妮·葛朗台》的主人公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在金钱上,他真切的想象着,他的金币“像人一样是活的,会动的”,他们“会来,会去,会流汗,会繁殖”。淋漓尽致的刻画出金钱如何腐蚀人的灵魂,捉弄人的命运。下列作品与其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B.
C.D.
2021-05-10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巩固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恩格斯认为某个文学流派作品的特点是:“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下属于这个文学流派的作品是
A.《西风颂》B.《巴黎圣母院》
C.《大卫·科波菲尔》D.《等待戈多》
2021-05-10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欧美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规模较大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在风格特点方面表现为强烈地批判现实,对奇特和异域事物产生兴趣,他们一般不描写现实生活,而对个人感情的抒发产生兴趣。反对古典主义的理性色彩,强调个人感情的抒发,热爱大自然,重视民间文学,强调民主,推崇个性。总的来说,浪漫主义文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浅谈对浪漫主义文学的认识》

材料二   雨果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诗人,他曾以《处罚集》《凶年论》等气势恢宏、感情奔放的动人诗篇,吹响了反对帝制、歌颂光明的斗争号角;雨果曾经用自己的著作和朗诵诗歌的报酬买了两门大炮,并捐献给国家用以抗战,这表现出雨果自身的崇高爱国精神。雨果继承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进步的思想传统,是一位杰出的民主斗士,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卓越代表。罗曼·罗兰曾如此赞扬过雨果:“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唯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雨果》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在很远的地方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由于这条鱼太大,富恩特斯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救击,回来时大马林鱼只刺下了一副骨架。海明威由此写下了著名的《老人与海》。

——摘编自《老人与海·序》


(1)依据材料一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就罗曼·罗兰对雨果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3)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文学艺术的特点。
2021-03-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规律,一旦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时,它就开始受另外的规律支配。大工业刚刚脱离幼年时期,就从1825年的危机开始它的周期循环。实际的资产者深切地感到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矛盾地运动,是现代工业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变动,而这种变动的顶点就是普遍危机。与时代同步伐,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得出了无产阶级必然进行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科学结论,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指导。

——摘编自宋士昌《科学社会主义通论》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经济结构的剧变使社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在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这样的社会现实告诉人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并不存在,之前描绘的“理性王国”只不过是肥皂泡而已。可以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摘编自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现代工业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变动”爆发的社会根源,并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结论”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并概括19世纪中叶世界文化的时代主题。
2021-03-0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文学理论家在文章里提到:“就目前文学理论的现状来看,整个情势的发展显示,大家都赞成文学应该趋向于忠实的模仿由自然提供的模型。”体现材料观点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苹果车》C.《悲惨世界》D.《老人与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涌现出以狄更斯为代表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他们“(以)明白晓畅和令人感动的描写,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着力表现小职员、小商贩、破产小农的命运。他们的作品风格属于
A.理性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2021-02-05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成都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9年,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以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为背景,发表小说《愤怒的葡萄》。小说写道:“他们企图用渔网捞河里的土豆,但守卫不让他们这么做。他们到格格响的汽车上捡被扔弃的桔子,但是桔子上已经被喷上了煤油。”据此可知,作者
A.注重对细节的描写批判社会现实B.通过丰富想象对下层民众寄予同情
C.受环保思潮影响反对工业化浪潮D.擅长以荒诞手法抒发个人主观感受
2021-01-24更新 | 100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以“红与黑”象征其创作背景:“红”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通过自然与质朴的叙事风格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由此说明
A.小说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B.人们借小说逃避社会现实
C.小说体现了作者浪漫主义情怀D.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9 . 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了现象级的节目,其中有一位选手在节目的“飞花令”环节,念出了一首诗“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以下文学艺术作品和这首诗风格一致的是
A.《人间喜剧》B.《老人与海》
C.《自由引导人民》D.《英雄交响曲》
2020-12-1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世纪30年代,司各特的小说向法国文坛吹来了有悖于纯粹依赖凭空想象的浪漫主义原则的新鲜空气,以对真实辉煌画面的描绘、繁华人物的展示、盛大场合的铺张,吸引了大批读者。由此判断,司各特的文学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印象主义
2020-10-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